一般情况下,重庆的电车涉水不会漏电,主要原因如下:
- 防水设计与标准
- 高等级防水:按照行业生产规定,电动汽车的零部件大多采用了IP67级防水设计。这意味着可在1米深的水中浸水半个小时而不会进水,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普通的涉水深度完全可以应对。
- 严格国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实验方法》规定,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要浸入3.5%的NaCl溶液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电池,观察1小时;模组同样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浸入3.5%的NaCl溶液2小时,溶液需完全浸没模组,观察1小时,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才算合格。盐水的导电性能比自然界的雨水更高,能经受盐水浸泡考验的动力电池,在一般涉水环境下更不易漏电。
- 多层防护措施
- 电池全封闭:正规车企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电池是完全封闭结构,从技术层面上不允许有外部任何液体进入,可防止外部的水进入电池内部而引发漏电。
- 高压绝缘保护:对高压部分进行绝缘保护,即使在涉水情况下,也能减少电流泄露的可能性。
- 框架防护:对整个电池组进行框架防护,进一步增强电池组在涉水环境中的安全性。
- 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汽车还设计了漏电保护开关等装置,当检测到漏电等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切断电源,避免发生漏电事故。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重庆的电车涉水也可能存在漏电风险,比如:
- 车辆老化或受损:车辆使用时间较长,电池系统的密封性可能会下降,涉水后有可能会出现电池包进水。或者车辆曾发生过事故,导致电池、电机等部件的防水结构受损,破坏了原有的防水性能,在涉水时就可能出现漏电。
- 深度和时间超限:如果涉水深度过深,超过了车辆的防水设计标准,比如超过1米,或者涉水时间过长,超过半小时以上,水可能会通过各种缝隙、孔洞进入车辆内部,使电路系统受潮,增加漏电的风险。
- 低压系统进水:电动汽车高压电路防水性能很好,但低压系统的电路防水性一般,车辆涉水时,水容易从雾灯、门缝等处渗入,造成低压电路发生短路,甚至烧毁车载电器,进而可能引发漏电等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