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胎压并不一定都比其他车辆高,不过在一些情况下,电车可能会被建议使用相对较高的胎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电池重量因素:电车由于搭载了大量的电池组,整车重量通常比同类型的燃油车要重。例如,特斯拉ModelY的整备质量可达2000kg左右,而类似尺寸的燃油SUV可能在1500-1800kg。为了更好地支撑额外的重量,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需要适当提高胎压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压力分布均匀性,减少轮胎的变形,降低轮胎过度磨损和损坏的风险。
- 续航里程考虑:较高的胎压可以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根据相关研究,胎压每降低10%,滚动阻力大约会增加3%左右。而滚动阻力的增加会导致电能消耗增加,从而影响电车的续航里程。适当提高胎压有助于降低滚动阻力,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节能,进而增加续航里程,这对于电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续航里程是电车用户非常关注的指标。
- 热管理需求:电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池和电机等部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散发出去。轮胎作为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其温度也会对车辆的整体热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较高的胎压可以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变形,从而减少因轮胎变形产生的热量,有助于维持轮胎和车辆的热平衡,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轮胎特性匹配:电车的动力输出特性与燃油车不同,通常具有更强的扭矩和更快的加速性能。例如,蔚来ET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8秒。这就要求轮胎能够更好地承受车辆加速、制动和转弯时产生的力量。较高的胎压可以使轮胎更加坚韧,提高轮胎的抗变形能力和抓地力,更好地适应电车的动力特性,确保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
但具体的胎压数值还是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手册以及实际的使用环境、负载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并非绝对的胎压高就是好的,不合适的过高胎压也会带来如舒适性降低、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