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感觉很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费用构成方面
- 电价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电价有差异。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电价较高,若充电桩接入此类电源,充电成本就高。一些地区实行峰谷电价政策,高峰时段电价高,如上海在夏季7-9月的12点至14点为尖时,此时段电价最高。
- 服务费因素:服务费是充电站或充电桩运营商收取的费用,因运营商、充电设施类型、充电站位置等而不同。如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服务费可能较高。充电桩运营企业前期投入大,包括场地租金、设备采购与安装、线路铺设等,为回本和盈利,会收取一定服务费。
车辆及充电方式方面
- 电池容量: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所需电量越多,费用越高。如续航4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容量通常在50度左右,充满电费用高于续航200公里、电池容量25度左右的电动车。
- 充电方式:快充速度快,但电价和服务费通常较高;慢充速度慢,电价和服务费相对较低。若车主经常使用快充,会感觉充电费用较高。
- 充电时间:在冬天给电动车充电时,快充会对电池进行加热以保护电池,慢充桩充电时会自动使用电能进行保温,都会耗费更多电能,增加充电费用。
市场及运营方面
- 市场竞争变化:前期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为抢市场推出低价策略甚至补贴。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补贴减少或取消,价格回归正常,车主会感觉充电变贵了。
- 运营成本压力:充电桩运营企业面临场地租金、设备维护、人员管理等成本。一些运营商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投资回报率,会适当提高充电价格。
- 行业标准与监管:部分地区充电市场存在收费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如混合收费、价格不透明等,让车主觉得充电贵。
地区差异方面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电力供应情况和政策不同,电价和服务费也有差异。一线城市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充电价格可能偏高;二三线城市或郊区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