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电车并非完全上不了赛道,但相比燃油车,电车在赛道上存在诸多劣势,主要原因如下:
- 重量较大:电车的电池组通常比较重,这使得整车重量明显高于同级别燃油跑车。如小米SU7MAX重量达2.2吨,而尺寸马力接近的宝马四门高性能轿车M5为1.96吨,法拉利FF仅1.79吨。车辆重量大,在行驶时的动能就大,需要更强的刹车力和抓地力更好的轮胎来保证安全和操控性能,这增加了车辆在赛道上的操控难度。
- 刹车系统短板:为控制成本,多数电动车的刹车系统只是部分加强,以满足日常行驶的100-0km/h刹停距离。但在赛道上,车辆尾速常超100km/h,甚至达到200km/h以上,所需制动力是平常的数倍,普通电动车的刹车系统难以满足,容易出现制动力严重衰退甚至刹不住车的情况。
- 散热挑战大:赛道上的激烈驾驶会使电车电池和电机快速升温,若散热系统不过关,电池会因过热出现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等问题,电机也可能会限制动力输出,影响车辆在赛道上的持续性能表现。
- 续航里程焦虑:赛道驾驶属于高能耗工况,电车的电量消耗速度极快,目前电车的续航里程有限,可能无法完成长距离的赛道行驶,且充电时间长,无法像燃油车那样快速补充能源,这对于需要连续比赛或进行多轮测试的赛道场景来说是一大障碍。
- 车辆调校困难:赛道驾驶需要车辆具备精准的操控性和良好的悬挂调校等。虽然部分电车因电池布局在底部有较低重心的优势,但在悬挂调校、转向精准度等方面,电车要达到与专业燃油跑车相同的水平还存在困难,且由于重量分布等问题,其动态平衡的调校难度更大。
- 成本较高:要让电动车具备与燃油跑车相媲美的赛道性能,需要在刹车、散热、悬挂等系统上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升级,这会使车辆价格大幅上升,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车企来说,在性价比方面不具有优势。
汽车小米SU7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