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买电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技术与使用体验方面
- 续航里程受限:即使部分电车宣称续航可达700公里,但实际驾驶中往往难以达到,一般能跑400公里就不错了,冬季受低温和车内制热等因素影响,续航衰减更严重,可能只能跑350公里甚至更少。
- 充电不便:充电桩分布不均,城市中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多,但高速和偏远地区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功率低、故障多等问题,充电时还可能遇到排队、占位等情况,每次长途出行都需要精心规划充电位置、关注排队情况,增加了出行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
- 充电速度慢:即使是快充,相比燃油车加油几分钟就能完成,电车快充也需要几十分钟,慢充则需要数小时,这在时间成本上对一些人来说难以接受,特别是在有紧急出行需求时。
- 电池寿命和衰减问题:一般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通常为8-10年,之后就需要更换,而更换电池的费用相当高昂,可能会让车主感到后悔。
经济成本方面
- 购车成本高: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燃油车品牌和车型选择丰富,而能兼顾续航、配置等的靠谱电车选择较少。一些续航里程较高、配置较好的电车往往价格在20万元以上,超出了很多普通人的购车预算。
- 维修成本高:电车的维修成本相对较高,其零部件许多是特殊的,需要专门的工具和技术进行维修,像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出故障,维修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 保值率低:电动汽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保值率通常低于传统燃油车,对于将车辆视为长期投资或有换车需求的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车辆在二手交易时会有较大的价值损失。
安全与认知方面
- 安全担忧:电车电池自燃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一旦发生燃烧,救援难度大,火势难以控制。此外,充电桩标准不一,还可能出现充坏车的情况。
- 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燃油车技术成熟、皮实耐用,对电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存在疑虑,觉得燃油车无论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更稳定地运行。
- 操作复杂:电车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各种功能和操作模式相对复杂,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不太熟悉新技术的人来说,学习成本较高,他们更习惯燃油车简单直接的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