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桩现在是有市场的,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现状
- 规模增长迅速: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4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22.2万台,同比上升24.7%。截至2025年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
- 私人充电桩为主:截至2024年10月,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超过800万台,占比超过七成;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300万台,占比不足三成。
- 车桩比持续下降:2018-2024年间整体车桩比呈下降趋势,由2018年的3.23降至2024年6月底的2.41。但公共车桩比仍存在较大缺口,2024年6月底为7.92。
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如财政部等三部门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2025年拟支持75个县开展试点。多地也密集发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推动布局。
- 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2025年市场份额突破40%。“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使得用户对充电桩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充电桩市场发展。
- 技术发展:快充技术不断进步,能有效缓解充电排队现象。AI与工业大模型应用于充电站,可提升运营效率;车网互动(V2G)技术开辟新盈利渠道。
市场空间
- 国内市场:预计2025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将达199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 海外市场:2025年海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2897万辆,充电桩保有量达1906万台,市场规模达到810亿元。
发展趋势
- 场景多元化:除了常见的城市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物流与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与交通枢纽等专用充电站需求增加,移动充电服务等新模式也不断涌现。
- 服务精细化:通过构建会员体系、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等精细化运营手段,提升用户粘性,同时还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