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跑长途是否麻烦,不能一概而论,受车辆性能、充电设施、环境条件和驾驶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 车辆性能方面
- 续航里程:高续航的纯电车跑长途更有优势。如今部分高端纯电车型续航可达700公里以上,甚至有达1000公里的,在500公里以内的长途基本只需中途充一次电。若车辆续航在400公里以下,可能需多次充电,会增加旅途时间成本。
- 充电技术:配备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车辆充电速度大幅提升,最快12分钟就能补充500公里续航,即便普通快充在800V加持下,20分钟也能补充300-400公里续航。但如果车辆不支持快速充电技术,充电时间会较长。
- 充电设施方面
- 普及程度: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主要高速干线,充电桩覆盖率较高,能满足纯电车的充电需求。但在偏远地区,如新疆每百平方公里只有0.4个充电桩,在这些地方开纯电车跑长途,寻找充电桩困难,会带来诸多不便。
- 使用情况: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期,服务区充电桩使用需求大,常出现排队现象,且部分充电桩存在故障、功率不达标、被占用等问题,如有的服务区充电桩老旧,功率低,120KW的充电桩对应两个枪头,一个枪头只能分60KW功率,难以满足车辆需求。
- 环境条件方面
- 温度影响:在寒冷地区,如东北冬季气温可达零下20度至40度,电池续航会大幅打折,能耗管理优秀的电车可能跑出6折续航,管理不佳的可能只有4-5折,原本续航500公里的车,实际可能只能跑200-300公里。
- 路况影响:如果遇到堵车,纯电车停车制热或制冷会消耗电量,且堵车时无法快速到达下一个充电站,可能增加电量焦虑。
- 驾驶规划方面
- 路线规划:提前规划路线并了解沿途充电站分布至关重要。可通过车载导航或手机导航的新能源专属选项规划充电路线,若规划不合理,可能出现电量耗尽却找不到充电桩的情况。
- 充电策略:掌握正确充电策略能提高效率,如在快充区间20%-80%充电,可节省时间,若非要充到100%,会增加充电时间,降低充电桩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