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车是可以走长途的,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车辆性能提升
- 续航里程增长:如今很多电车的续航里程有了显著提升,一些车型的标称续航可达500公里以上,甚至部分长续航版能达到700公里左右。即使在实际高速行驶中,受车速、空调使用等因素影响续航有所打折,也能满足一定距离的长途行驶需求。
- 充电技术进步:快充技术的发展让电车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一般来说,使用快充桩,电车从30%充到80%电量基本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像比亚迪海豹等车型在实际长途驾驶中也能较好地利用快充进行补能。
充电设施完善
- 覆盖率提高: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已有超过5800个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接近97%。到2025年底,还将构建起以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应急充电设备为补充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 分布更合理:不仅高速公路服务区,在城市周边、国省道沿线等地方,充电桩的分布也越来越密集和合理,为电车长途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如蔚来车主从北京到九寨沟的行程中,一路都可换电或补能。
驾驶体验改善
- 舒适性提升:电车的加速更加平顺,没有换挡的顿挫感,车内噪音也相对较小,在长途驾驶过程中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 智能化助力:许多电车配备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语音控制等高科技配置。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能在高速公路上自动保持车道、控制车速,甚至自动变道超车,让长途驾驶更轻松。
不过,电车跑长途也有一些挑战,如在寒冷天气或高速行驶时续航可能打折,部分偏远地区充电设施仍可能不足,不同车型充电接口和标准存在差异等。但总体而言,只要提前规划好路线,了解沿途充电设施分布,合理安排充电时间,电车完全可以胜任长途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