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胎噪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车辆自身特性
- 动力系统静音优势凸显胎噪: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动力系统运转时非常安静。在这种相对安静的车内环境中,原本被发动机噪音掩盖的胎噪就会显得更加突出,更容易被驾乘人员感知到。
- 车身结构影响声音传播:电车的车身结构在设计上可能与燃油车存在差异,比如为了容纳电池组等部件,车内空间布局有所改变,这可能会影响声音在车内的传播和反射。一些电车的车内空间相对较为空旷,没有足够的吸音材料或合理的声学设计来阻隔胎噪,使得胎噪更容易传入车内。
轮胎相关因素
- 轮胎材质和花纹:为了满足电动汽车较重的车身以及较高的扭矩输出要求,很多电车配备的轮胎往往更注重耐磨性和抓地力,这类轮胎的材质通常比较硬,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振动和摩擦更大,从而导致胎噪增大。同时,轮胎花纹的设计也对胎噪有很大影响,如果花纹块较大、花纹沟较深或花纹形状不规则,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和释放会更加剧烈,产生的噪音也就更大。
- 轮胎气压: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胎噪增大。气压过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轮胎的刚性增大,在行驶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气压过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滚动阻力增加,不仅会使能耗上升,还会因为轮胎变形过大而产生更多的噪音。
行驶路况
- 路面材质:不同的路面材质对胎噪的影响很大。在粗糙的水泥路面或颗粒较大的柏油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增大,轮胎表面的花纹与路面的凹凸不平相互作用,会产生明显的噪音。
- 路面平整度:如果路面存在坑洼、裂缝或不平整的情况,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冲击和振动,这些额外的振动会通过轮胎传递到车身,进而产生更大的胎噪。
车辆悬挂系统
- 减震性能不足: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缓冲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如果悬挂系统的减震性能不佳,轮胎在遇到路面颠簸时产生的振动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过滤,就会直接传递到车身,导致车内的噪音增大,其中就包括胎噪。
- 悬挂部件松动或磨损:悬挂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如减震器、弹簧、连杆等,如果出现松动或磨损,会使悬挂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在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状态不稳定,从而产生额外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