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车的极限里程是指纯电动汽车在特定条件下,从满电状态到电量耗尽时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相关介绍如下:
测试及记录情况
- 日常测试数据:在一些实际测试中,不同价位段的纯电车极限里程有所不同。20万以下的纯电车型中,零跑C11纯电动极限实测续航里程为328.2km;20-30万的纯电车型里,小米SU7极限实测续航里程为504.2km;30万以上的纯电车型,蔚来ET7极限实测续航里程为667.9km。
- 世界纪录: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纯电CLA原型车创下了24小时电车行驶最长世界纪录,在意大利纳尔多赛道运行24小时,总里程3717公里,平均速度154.9公里/小时。
影响因素
- 车辆自身因素
- 电池容量:电池容量越大,理论上存储的电能越多,极限里程也就越长,如特斯拉ModelS配备100kWh电池时续航可达652公里,而日产Leaf40kWh电池续航仅270公里。
- 车辆设计:风阻系数低、车身重量轻的车型更有利于提升续航。如纯电动轿车风阻系数通常在0.26甚至0.25左右,而部分纯电动SUV风阻系数往往会上升到0.28甚至更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轿车的极限里程可能更长。
- 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回收制动系统可在减速或刹车时回收部分能量,合理利用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延长极限里程。
- 外部环境因素
- 温度:低温环境下,电池组活性降低,电解液导电率下降等,会使电池放电容量增加,续航里程缩短,各类动力电池理想运行温度为25℃,温度每下降1摄氏度,电池容量就有可能下降≤1‰。
- 路况:行驶在坑洼路段,车辆与地面摩擦阻力增加,消耗电量增多;高速行驶时,电机需输出更大功率,且风阻与速度平方成正比,风阻大幅增加,都会使续航里程下降,一般新能源汽车跑高速续航会下降到理想续航的60%。
- 驾驶习惯因素
- 急加速急刹车:急加速和急刹车会使电机瞬间消耗大量电能,频繁操作会导致电量快速下降,缩短极限里程。
- 平稳驾驶:平稳驾驶、合理控制车速,避免不必要的加速和减速,能使车辆保持较为稳定的能耗状态,有助于延长极限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