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大测试能说明多方面的问题,以冬测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 电池技术层面
- 低温性能提升缓慢:从汽车之家2024年冬测结果来看,众多纯电车在寒冷环境下续航清一色腰斩,说明尽管车企和电池厂宣传电池技术有进步,但在低温续航方面实际进展有限。
- 电池一致性待提高:不同品牌和车型的电车在测试中的续航达成率差异较大,从比亚迪海鸥等10万内小车到特斯拉Model3等中高端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续航打折情况,反映出整个行业电池技术在不同产品上的表现参差不齐,电池一致性有待提升。
- 车辆性能层面
- 空调系统稳定性不足:如领克Z10在懂车帝2024冬测中,空调系统出现不制热问题,严重影响驾驶体验和视野,说明部分电车的空调系统在极端寒冷天气下稳定性欠佳。
- 高速能耗表现不佳:电车在高速行驶时电机高转速会带来能耗损失,导致高速电耗比市区电耗高,续航一般只有市区的7折,90km/h以后,速度每提升10%,续航都会有10%的缩水,表明电车在高速场景下的能耗控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充电基础设施层面
- 充电速度差异明显:懂车帝对20辆不同品牌电车及13个品牌、43款充电桩的充电实测显示,综合充电功率最高的小米su7为165.28千瓦,而蔚来et5仅74.16千瓦,乐道2560不到85千瓦,各品牌电车的充电速度存在较大差距。
- 充电价格缺乏标准:充电桩功率与价格高低不成正比,特来电和国家电网部分充电桩存在价格高、功率低的情况,给用户造成“又慢又贵”的不良体验,反映出充电市场价格体系还不够规范。
- 用户体验和市场层面
- 实际续航与标称不符:由于测试标准等因素,CLTC标准测试时速慢、高速路段少,车企在测试阶段还会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续航数据,导致电车的真实续航和标称续航存在较大差距,消费者容易产生被误导的感觉。
- 使用场景受限明显:在寒冷地区冬季电车续航大幅下降、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电车在特定环境和长途出行等场景下的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对于有长途出行需求或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电车的购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