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被叫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因素
- 建设成本高:有轨电车项目前期需要铺设专用轨道、改造城市道路、建设车站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巨大。如合肥肥东有轨电车项目计划投资23.5亿元。
- 运营成本高:车辆的维护保养、人员工资等运营成本较高,且有轨电车的运营速度相对较慢,导致运营效率受限,进一步增加了单位运营成本。
- 收益不佳: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客流量不足,票款收入难以覆盖建设和运营成本,需要大量财政补贴,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如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2017-2021年运营期间,年均成本高达9100多万元,但年均车票收入仅100多万元。
交通性能因素
- 速度较慢:相比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较慢,在城市交通效率需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居民快速出行的需求。
- 灵活性不足:有轨电车沿固定轨道行驶,无法像公交车那样灵活调整线路,遇到交通拥堵或特殊情况时,难以快速疏导客流。
- 与其他交通衔接不便:部分有轨电车线路在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与地铁、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导致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大打折扣,降低了有轨电车的吸引力。
规划与需求因素
- 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在规划有轨电车线路时,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眼光,存在盲目上马的情况。如瑞丽有轨电车项目因可行性论证不够,决策存在盲目性,导致项目暂停推进。
- 城市发展变化: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和交通需求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有轨电车线路可能无法满足居民新的出行需求,线路的服务范围和功能与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不匹配。
- 客流预测不准确:在项目规划阶段,对客流量的预测过于乐观,实际建成后,客流量远低于预期,使得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益不佳。
安全与环境因素
- 安全隐患:由于有轨电车与行人、车辆在部分路段混行,车速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环境影响:有轨电车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此外,轨道的铺设也可能会对城市道路景观和地下管线等设施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