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车险较贵,主要有赔付率高、维修成本高、技术更新快等以下几方面原因:
赔付率较高
- 驾驶习惯与操作变化:很多以前开燃油车的车主转开电车时,驾驶习惯和操作逻辑的变化导致汽车磕碰较多,出险率上升。并且电车车主中新手司机和年轻人占比较大,他们驾驶经验相对不足,对车辆性能和操作还不够熟悉,容易引发事故。
- 行驶里程较多:电车每公里费用低,车主往往更愿意驾驶电车出行,每年行驶里程普遍比燃油车多,行驶里程越多,出险几率就越大。
- 车辆用途复杂:城市里很多营运车辆选择电车,部分车辆购买时以非营运车登记,但实际从事营运活动,顺风车领域界定模糊,这些营运车辆行驶里程多、出险率高,提高了行业综合成本率,间接使私家车车主保费上升。
维修成本高昂
- 一体化设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多为一体化设计,智能驾驶相关零配件多,一旦出问题,维修难度大、成本高。如电车的底盘和电池组往往是一体化的,如果底盘受伤,通常电池也会受损,而电池占电车整车成本比例较高。
- 零部件价格高:电车零部件带有较高科技含量,如激光雷达等,一个就可能近万元,一旦损坏,维修或更换成本高昂。
- 维修渠道单一:不少品牌电车需到授权店维修,第三方修理厂难获技术支持,导致维修费用缺乏竞争,价格难以下降。
技术更新迅速
- 车型换代快:电车技术更新快,新车型不断涌现,老款车型零部件易被淘汰,维修时可能需额外花钱找替代件或上新零部件,保险公司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维修成本,只能提高保费来对冲风险。
- 风险评估难:新的技术和功能不断应用于电车,如智能驾驶系统等,其可靠性和风险水平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保险公司在评估风险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会在保费中增加“风险溢价”。
其他因素
- 保险历史数据少: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保险历史数据积累不足,难以像传统燃油车那样依靠大量数据进行精准定价,保险公司为应对风险,会适当提高保费。
- 保费计算方式: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际执行方式,使得新能源汽车保费通常按国家补贴前的车价计算,并非以车主购买的实际价格为准,导致保费基数较高。
- 保险保障范围广:新能源车专属保险条款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保障范围更广,相应保费也会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