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轴承容易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质量方面
- 材质不佳:一些小厂生产的轴承,可能使用劣质钢材,未经良好的热处理,导致硬度、韧性不足,耐磨性差,在正常使用中就容易出现磨损、变形等问题。
- 制造工艺粗糙:生产工艺不过关,如轴承的滚道加工精度不够,表面粗糙度高,会使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不良,增加摩擦力和磨损。保持架的制造精度低,可能无法很好地引导和保持滚动体,导致滚动体受力不均,加速轴承损坏。
使用方面
- 操作不当:在不平整路面高速行驶,轴承会受到频繁的冲击载荷;频繁急刹车或急加速,会使轴承承受较大的扭矩和冲击力,破坏轴承内部的润滑和滚动状态,加速磨损。
- 超载运行:长时间承载过重物品或超过电车设计载荷,会使轴承承受的压力过大,超出其额定负荷,导致滚道和滚动体产生塑性变形,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 频繁启停:电车频繁启动和停止,轴承需要不断地承受启动和制动时的冲击力和摩擦力,使得轴承内部的磨损加剧。
保养方面
- 润滑不良:未定期添加或更换润滑脂,轴承内部的润滑脂会逐渐流失、变质,无法有效降低摩擦,导致轴承干磨,加速损坏。使用的润滑脂质量差、粘度不合适或含有杂质,也会影响润滑效果。
- 清洁不到位:如果没有定期清理轴承,灰尘、泥土等杂质容易进入轴承内部,这些杂质会像磨料一样,加剧轴承的磨损。
安装方面
- 安装精度不够:车架安装轴承时不同心或不平衡,会使轴承在运转时承受不均匀的力,导致局部磨损加剧。
- 安装方法错误:安装过程中采用暴力敲击等不当方法,可能会使轴承内部的零件如滚动体、滚道、保持架等受到损伤,产生裂纹、变形等缺陷,降低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环境方面
- 受潮生锈:长期放置在潮湿环境或涉水深水区后,水分进入轴承内部,会使轴承的金属部件生锈,锈斑会破坏轴承的表面精度,增加摩擦,还可能导致滚动体卡死。
- 高温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或电机等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轴承,会使轴承的润滑脂性能下降,甚至蒸发,同时轴承材料的硬度也会降低,加速磨损。
设计方面
- 设计缺陷:部分电车在设计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轴承的工作环境和受力情况,导致轴承的选型不合理或安装结构存在问题。如零跑C11曾因羊角与轴承之间存在缝隙,过水后存水渗入轴承,引发润滑脂乳化、弹珠生锈等问题,导致轴承异常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