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叫“现代有轨电车”,是相对于传统有轨电车而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发展阶段的区分
- 传统有轨电车阶段:19世纪下半叶有轨电车开始出现,早期经历了由畜力、蒸汽、缆索至电力的变革。在20世纪初期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后来由于小汽车的兴起,以及自身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逐渐走向衰落。
- 现代有轨电车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于全球性石油和环境问题,人们重新审视公共交通方式,有轨电车迎来复兴。各国对传统有轨电车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在车辆技术、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了与传统有轨电车区分开来,便称之为“现代有轨电车”。
技术和性能的提升
- 车辆技术:现代有轨电车采用了现代化、铰接模块化车辆技术,车辆结构设计更加圆滑、平顺,外观明快。可根据客流灵活编组,每车可乘坐约300人,满足地面大容量客流需求,而不像传统有轨电车那样编组固定、运量较小。
- 供电方式: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方式更为多样,除了传统的接触网供电,还包括第三轨供电、储能式供电等无触网供电方式,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线路和环境需求。
- 运行性能:通过采用信号控制、线路封闭/半封闭、车地通信等措施,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都有了很大提升,运营速度可达15-25km/h,设计车速为70km/h,相比传统有轨电车有明显进步。
运营和功能的转变
- 路权方式:现代有轨电车通常采用路面专用车道,在交叉口有信号优先控制,实现了地面公交优先,减少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提高了运营效率,而传统有轨电车多与其他车辆混行,受交通拥堵影响大。
- 适应需求: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在满足一定规模客流运输的同时,更好地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衔接配合,形成综合交通体系,满足现代城市多样化的交通需求。
设计和理念的创新
- 低地板设计:现代有轨电车普遍采用低地板车辆,方便老人、轮椅车辆上下,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也更适合在路面上运行,这是传统有轨电车所不具备的优势。
- 环保节能理念: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现代有轨电车以电力为动力,具有零污染、低噪音等优点,符合现代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理念,是对传统交通方式在环保层面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