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高速上飘起,主要有空气动力学、车辆自身设计及部件状态、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 空气动力学因素
- 上下气压差产生升力:电车在高速行驶时,车头将空气分割,一部分空气从车顶通过,一部分从车底通过。由于车顶气流路径相对弯曲,流速较快,而车底气流相对平稳流速较慢,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所以车顶气压小于车底气压,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变小,车辆有飘起的感觉。
- 超车或并行时的吸力:当电车与其他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并行超车时,两车之间的气流通道变窄,流速增大、气压减小,会产生吸力。气流不断变化,吸力大小不稳定,电车就容易受到影响发生左右摇晃。
- 车辆自身因素
- 重心较高:一些车身较高的电车,如部分SUV车型的电车,重心相对较高。在高速行驶时,受到空气作用力等影响,重心的偏移会更明显,就更容易出现发飘的现象。
- 悬挂较软:为了追求舒适性,部分电车采用了较软的悬挂系统。这种悬挂在高速行驶时,对横风和强气流的反应较大,遇到气流干扰等情况,车辆的晃动会比较明显,给人发飘的感觉。
- 轮胎问题:轮胎的花纹磨损严重、胎压不足或轮胎的扁平率不合适等,都会影响轮胎的抓地力。抓地力不足时,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就难以保持稳定,容易出现飘的情况。
- 车辆外形设计不合理:风阻系数较大的电车,在高速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大,空气对车辆的作用力更复杂,可能会导致车辆的行驶姿态不稳定,产生发飘的现象。
- 外部环境因素
- 强侧风影响:在一些空旷路段、桥梁、隧道出口等地方,容易出现强侧风。当电车高速行驶时遇到强侧风,风会对车辆侧面产生较大的推力,使车辆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产生发飘的感觉,甚至可能失控。
- 气流突变:当车辆从隧道、山谷等相对封闭的环境驶出来的瞬间,风速常常会急剧变化,容易使电车方向不稳,感觉发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