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纯电车常用的冷媒各有特点,没有绝对的“最好”,以下是几种常见冷媒的介绍:
- R134a:目前最常见的热泵制冷剂,各种电动汽车的零部件设计、生产售后及维护大多依据R134a制冷剂的物理性能设计。但由于温室效应潜能值(GWP)高达1430,不环保,欧盟、美国分别决定自2017年、2020年起不再允许采用该制冷剂的车辆销售。
- R1234yf:新型冷媒,GWP为4,较为环保,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且在可燃性方面相对安全,满足汽车行业的严格安全标准。与R134a有很多相似的参数,可直接将R1234yf灌注到原空调系统中工作,减少了研发制造成本。不过,R1234yf被杜邦和霍尼韦尔公司专利垄断,短期内普及存在困难,且冬季性能较差,在-5℃以下,制热效果有限。
- R744(二氧化碳):GWP为1、安全等级为A1,环保且安全,制热性能好,即使在-20℃下运行,COP也能达到2,明显高于R134a。从长期来看,R744安全等级高,专利没有被国外企业垄断,并且低温效能好,能解决新能源车冬天续航的短板问题。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R744沸点较低,制冷系统在工作时需要高压力,增加了新的研发制造成本,系统的可靠性和危险性有所降低,还需要配备压力传感器监测系统压力。
主流新能源车企大多采用R1234yf,而奔驰E2004MATIClimousine和奥迪A8(D5)已经采用了R744制冷剂来取代R1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