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电车保险并非降低了,而是较传统燃油车更高。主要原因如下:
- 维修成本高
- 一体化程度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一体化程度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对维修经济性的考虑还有所不足。如特斯拉车身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碰撞后可能需更换整个压铸部件。
- 电池组昂贵:电车的底盘和电池组通常是一体化的,如果伤到了电车的底盘,通常要连带着底盘加电池组一起更换。而对于电车来说,成本最高的部件就是电池组了,通常占到整车成本的80%左右。
- 维修渠道受限:多数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采用维修授权模式,不同企业维修体系之间相对封闭,社会化程度较低,零配件和维修工时价格偏高。
- 出险率较高
- 营运车辆占比高: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能源成本优势,成为营运类车辆的优先选择,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营运车占比较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使用强度偏大,而车辆使用时长越长,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高。
- 年轻车主多: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车主驾龄相对较短,驾驶稳定性受影响。
- 车辆特性因素:新能源汽车提速快、噪音小,行驶过程中外界不易察觉,相对容易出险。而且部分电车有高动能回收模式,如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一些开惯燃油车的老司机容易肌肉记忆混乱,把加速踏板当成刹车踩。
- 车险价格与车辆情况不匹配
- 使用性质错配:存在兼职网约车按家用车投保、兼职营运货车按非营运货车投保等情况,非营运车辆保险平均价格仅为营运车辆的一半左右,保费充足度不够。
- 风险不匹配: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短、车型迭代快,保险数据积累不足,基准费率存在偏差。且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0.65,1.35),相比燃油车自主定价系数范围(0.5,1.5),保险公司调价空间受限,难以精准反映车辆真实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