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跑滴滴通常建议使用经济模式或自定义模式,以下是具体分析:
- 经济模式
- 续航优势明显:该模式下,电车会以最省电的方式进行加速和制动,关闭与行驶无关的电子功能,限制电机功率输出,优化能量回收系统,能显著延长续航里程,减少充电次数,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有司机测试发现秦L在经济模式下,同样电量比运动模式多跑了十公里左右。
- 动力性能可接受:虽然经济模式会使动力表现略有降低,加速相对平缓,但在城市道路中行驶,能满足基本的速度要求,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不会对接单效率产生太大影响。
- 乘客体验影响小:只要驾驶时注意平稳加速和刹车,避免急加减速,乘客一般不会明显感觉到与其他模式的差异,不会对乘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 自定义模式
- 灵活调整参数:可根据个人驾驶习惯和实际路况,调节加速、踏板响应和转向力度等参数,还能在0到100之间调节动能回收强度。对于不太适应强动能回收的司机,可将回收强度调小;若想提高续航,也可适当调大回收强度。
- 兼顾续航与舒适:如果注重乘客的舒适体验,可将动能回收强度设置得较低,同时调整加速和转向等参数,使驾驶感受更接近舒适模式;若想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电量,又不想过于牺牲动力,也能通过自定义模式找到一个平衡点。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其他模式:
- 舒适模式:当遇到对乘车舒适性要求较高的乘客,如老人、小孩或身体不适的乘客时,可选择舒适模式。此模式下动能回收强度降低,松开油门时的减速感较弱,能减少乘客的不适感。但由于其续航表现不如经济模式,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充电成本和时间,所以一般不作为常规模式使用。
- 运动模式:在需要快速超车、赶时间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运动模式可充分发挥车辆性能,电机转速和刹车响应迅速。但该模式耗电量大,会大幅缩短续航里程,日常跑滴滴时若非必要,不建议频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