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车的续航里程有长有短,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车型的续航情况
- 低续航车型:一些小型新能源电车或入门级车型,续航里程通常在200-300公里之间,如五菱宏光MINIEV2024款第三代有120公里续航版本,主要满足城市短途出行需求。
- 中续航车型:续航里程在300-400公里之间的车型,可以满足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例如奇瑞iCAR032024款401km两驱标准版。
- 高续航车型:部分高端或主打长续航的车型,续航里程能达到400公里以上,甚至超过500公里、1000公里。像特斯拉Model3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到605公里,比亚迪汉EV最大续航里程也能达到605公里,广汽埃安有实测1048公里纯电续航的车型,蔚来150度电池包实测跑出1071公里,比亚迪仰望U7放出1152公里的续航数据。
影响续航里程的因素
- 电池容量:一般来说,电池容量越大,储存的电能越多,续航里程也就越长。比如小米SU72024款830km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Pro版,其大容量电池是实现长续航的关键因素之一。
- 测试标准:不同的测试标准会导致续航里程数据有所差异。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测试大多采用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该标准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虽比之前的NEDC标准更贴近中国道路环境和驾驶习惯,但仍与实际用车体验有差距。而像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是最严苛复杂的,测试出的续航数据往往更接近真实使用情况。
- 环境因素:温度对电池活性影响较大,低温时电池活性降低,续航衰减明显,部分车型冬季实际续航可能仅为标称值的50%-60%;夏季车辆空调系统会额外耗电,续航普遍比标称值减少10%左右。此外,在高海拔地区或路况较差的环境中行驶,也会使能耗增加,续航里程缩短。
- 驾驶习惯:急加速、急刹车、长时间高速行驶等驾驶方式会增加能耗,降低续航里程;平稳驾驶、合理使用能量回收系统,则有助于提高续航。
- 车辆负载:车辆满载或携带大量物品时,重量增加,电机驱动所需能耗也会增加,从而使续航里程减少。
总体而言,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设计的优化以及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电车的续航里程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续航里程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车辆的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