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涉水程度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该标准规定,车辆应在100mm深的水池中,以20km/h±2km/h的速度行驶至少500m,时间大约1.5min。如果水池距离小于500m,应重复试验使涉水距离累计不小于500m,包括车辆在水池外的总试验时间应少于10min。
这是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底线,主要考查电动汽车在涉水后,人体触电防护方面的表现,保证车辆在涉水后的电安全。
此外,一些地方也有相应的标准,例如上海市纯电动汽车准入政策中强制性DB31T634-2012标准规定:
- 纯电动汽车在水深15厘米的情况下,以3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涉水总时间应达到10分钟。
- 在30厘米深的水中,车辆需以大于等于5km/h的速度进行前进和后退行驶,涉水总时间同样为10分钟。
不同车型由于结构设计、离地间隙、防水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实际涉水能力也有所不同:
- 轿车:一般涉水深度建议控制在20-30厘米。
- SUV:涉水深度通常在30-60厘米。
- 硬派越野车:凭借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较高的离地间隙,涉水深度可达70-100厘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电动汽车在设计上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但涉水行驶仍存在风险,如水中的杂物可能损坏车辆底盘部件,长时间浸泡可能导致电池等部件老化加速等。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驾驶员应尽量避免让电车在超过安全涉水深度的水中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