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2025年已经出现了大降价的情况,并且未来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价格调整。
2025年电车降价情况
2025年纯电动车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降价海啸,超20款车型降价幅度突破20%。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1-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有20款。纯电动车型降价幅度最为惊人,平均每辆车砍掉3.9万元,降幅高达17%。像别克微蓝6新款直降8万元,起售价到了9万左右;宝马iX1优惠13.5万元,最终裸车价18万出头;大众ID.3、吉利几何A、长安Lumin等车型也都在疯狂调价,有的甚至降到了7折以下。
降价原因
- 电池成本下降: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的60万/吨跌到现在的8万/吨,直接腰斩了电池成本,而电池占电车总成本的30%-50%。此外,钠电池技术崛起,成本比锂电更低,固态电池技术也逐渐成熟,这些都为车企降低成本、放开价格空间提供了可能。
-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PLUS、半固态电池、4D毫米波雷达等黑科技的普及,提升了性能,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压低了成本。
- 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车企数量众多,市场饱和,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
- 库存积压:部分车企面临库存压力,尤其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传统车企纯电产品,不降价难以销售。
- 政策补贴调整:2024年底部分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导致车企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大,为了出货,很多品牌选择“砍价清仓”。
未来价格趋势分析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力度强化和市场回暖,2025年3月份之后价格战的压力会相对减缓。但从长期来看,电车价格仍有下降的可能性。一方面,技术在不断进步,电池成本有望继续降低,其他零部件的生产也可能通过规模化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新的车企不断进入,消费者的选择增多,车企为了保持竞争力,可能会在价格上做文章。此外,智能化竞争将更加激烈,车企可能会通过降价来降低智能化车型的门槛,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