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充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充电方式
- 交流慢充:俗称慢充,是通过交流充电桩把电网的交流电输入电动汽车的慢充口,再经过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给车载电池充电。
- 直流快充:俗称快充,直流充电桩先把电网的交流电在桩内转化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输送到电动汽车的快充口,电能直接进入车辆动力电池。
- 超充:属于快充的升级版,一般是指功率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直流充电方式,能够在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为电动汽车充电80%。
充电速度
- 交流慢充:充电速度较慢,一般的车型需要6到8个小时才能将电池充满。
- 直流快充:充电速度快,一般能在1个小时甚至更快时间内充电至80%。
- 超充:充电速度极快,能在极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量,如部分超充设备能在15分钟左右将电池从10%充到80%。
充电功率
- 交流慢充:功率相对较低,常见的有3.5kW、7kW,一般家庭用电即可满足,最大的功率为2.2千瓦。
- 直流快充:功率较高,一般在40kW以上,常见的有60kW、120kW,甚至更高。
- 超充:功率通常可达数百千瓦,如部分超充桩功率能达到300kW及以上。
对电池的影响
- 交流慢充:使用较小的电流充电,有助于减少电池的热损失和老化,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充入的电量也更实在。
- 直流快充:由于充电时电流和功率较大,会使电池发热,长期高温下电池性能会有所衰减,对电池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且可能会出现虚电现象。
- 超充:因充电速度极快,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考验更大,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充设备也在不断优化对电池的保护。
充电设施及安装
- 交流慢充:交流充电桩结构相对简单,体积较小,安装成本较低,对安装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可安装在家庭车库、小区停车场、商场等地,使用220伏交流电插座即可。
- 直流快充:直流充电桩内部有功率转换模块等复杂设备,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一般安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商业区、充电站等场所,需要较大的空间和专用的供电线路。
- 超充:超充桩一般由车企或专业充电服务提供商建设,通常布局在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位置,以满足用户的快速充电需求。
充电费用
- 交流慢充:一般可以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充电,电费相对便宜,充电成本较低。
- 直流快充:通常在商业运营的充电站使用,充电功率大,电费加上服务费,整体费用相对较高。
- 超充:由于其高功率和快速充电的特性,充电费用可能会比普通快充更高。
汽车交流慢充充电桩
汽车直流快充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