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电机一般情况下不会冻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被冻住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水分进入电机
- 外部涉水或雨淋: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车经过积水路段,积水深度较高漫过电机,或者在雨天骑行时,电机被雨水长时间冲刷,水就有可能通过电机的密封处、接线口等部位进入电机内部。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这些进入电机的水就会结冰,从而导致电机被冻住。
- 洗车不当:洗车时如果使用高压水枪近距离冲洗电机,强大的水压可能会破坏电机的密封结构,使水进入电机。特别是在寒冷天气洗车后,如果水分没有及时蒸发,很容易在电机内结冰。
- 冷凝水产生
- 温差变化:在寒冷的冬天,电车从温暖的室内开到寒冷的室外,或者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停放后又进入温度较高的环境,电机内部会因为温差产生冷凝水。当冷凝水积聚到一定程度,在低温下就会结冰。
- 湿度影响: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即使没有明显的水分进入电机,高湿度的空气也可能在电机内部形成冷凝水,进而在低温时结冰。
- 电机密封不良
- 密封件老化:电车使用时间较长后,电机的密封胶圈、垫片等密封部件会逐渐老化、变硬、失去弹性,导致密封性能下降。这样外界的水分更容易进入电机内部,增加了电机被冻住的风险。
- 安装问题:在电机安装过程中,如果安装不到位,密封件没有安装平整或者有损坏,也会使电机的密封性变差,为水分进入创造条件。
- 电机内部存在液体泄漏
- 润滑脂泄漏:电机内部的轴承等部位通常会使用润滑脂来减少摩擦。如果润滑脂的质量不好,在低温下可能会变得黏稠甚至凝固,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从外观上看就好像电机被冻住了。另外,润滑脂如果泄漏到电机的其他部位,也可能会吸附水分,导致结冰。
- 冷却液泄漏:对于一些采用液冷散热的电车电机,如果冷却液管路出现破损、接头松动等情况,冷却液可能会泄漏到电机内部。冷却液中通常含有水,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从而冻住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