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铝电池电车较少见,从理论和现有研究情况来看,铝电池电车有开长途的潜力,但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有利因素
- 能量密度有优势:铝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能量载体,在同样重量条件下,铝电池蓄积的电量可能是锂电池的数倍。如果铝电池能投入商用,其能量密度的优势有望支持车辆实现较长的续航里程,为长途行驶提供基础。
- 资源供应稳定:铝是地壳中含量丰富的金属元素,资源供应充足,相比锂电池,铝电池面临的资源供应风险更低,更有利于长期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动铝电池电车长途出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 安全性较高:铝电池的负极是稳定的铝金属,电解液也不易燃,即使遇到极端情况,也相对不易起火、爆炸,安全性比锂电池好。这对于长途驾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减少了因电池安全问题导致的旅途风险。
限制因素
- 技术成熟度:铝电池虽研究较多,但还没有一种能真正实现工业产业化。铝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铝电极电位迅速下降;且铝较活泼,容易与介质发生严重析氢反应等,这些问题会导致铝电池性能恶化,限制了其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目前可能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铝电池电车进行长途行驶的实际验证。
- 续航里程:虽然铝电池理论上蓄电量有优势,但目前缺乏实际应用数据来明确铝电池电车的具体续航里程。而现有常见的锂电池电动车续航里程通常在400-600公里之间,在冬季或高速行驶等情况下续航还会打折。假设铝电池电车的续航里程与之相近或更高,要开长途也需要提前规划充电或换电设施。
- 基础设施:目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主要是针对锂电池电动车建设的,铝电池电车的充电设施可能非常少甚至没有。如果长途旅行中没有合适的充电设施,将严重限制铝电池电车的长途行驶能力。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铝电池的技术难题得到解决,实现产业化应用,同时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铝电池电车开长途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铝电池电车还难以像传统燃油车或成熟的锂电池电动车那样方便地进行长途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