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轨电车在一定程度上是方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线路布局:目前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全长约25千米,东起西洋山站,南止于苏州乐园,呈东西向贯穿高新区,构筑起了高新区东西向公共交通骨干,方便了沿线居民特别是西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此外,有轨电车3号线全长约9.0km,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与1号线一起构筑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建成后市民可从苏州乐园站上车直接前往太湖。而且,1号线还串起了新区公园、白马涧龙池景区、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乐园、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景点,为居民和游客出行游玩提供了便利。
- 乘车体验:车内环境较为舒适,座位宽敞,行驶过程中相对平稳,能给乘客带来较好的乘坐感受。并且,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所有线路已可使用苏e行二维码乘车,实现了地铁、电车“一码通乘”,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 配套设施:部分车站的设计较为合理,如高新区管委会站的“岛式站台”宽6米,长50米,连接站台的地下通道与相关商务大厦、高新区行政办公区域等相连,乘客到站后走地下通道可更快速抵达相关区域。
- 换乘优惠:苏州市区实施了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持苏州市民卡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90分钟内换乘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基础票价最高减2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行成本,也增加了有轨电车的便捷性。
不过,苏州有轨电车也存在一些不太方便的地方:
- 线路覆盖有限:目前的线路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对于苏州市其他区域的居民来说,可能无法直接享受到有轨电车带来的便利。相比地铁网络,其覆盖范围较小,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远距离的交通需求。
- 站点设置:个别站点的设置可能不太合理,如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虎疁路站,对于要过浒东运河的乘客,下车出站后需要先往桥堍走几百米,然后上桥再重复走回这几百米,然后再过桥,便利性较差。
- 运行速度: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相对较慢,且容易受到地面交通状况的影响,如在路口遇到红灯或交通拥堵时,可能会导致行程时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