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车开高速充电相对以前已经方便了很多,但仍存在一些情况需要综合考虑。
充电设施覆盖情况
- 覆盖率较高:截至2024年11月底,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建充电桩3.31万个,已建充电停车位4.93万个。
- 部分地区完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交通流量大的高速路段,充电设施建设更为完善。例如广东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还建成了广州至粤东、西、北3条超充示范路,共51座超充站,涉及31对服务区。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千瓦-800千瓦的超充电站。
充电设施技术与服务
- 快充功率提升: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能为电车提供较快的充电速度,缩短充电等待时间。部分服务区还引入了智能运维技术和人工智能,如湖南能源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众多充电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拥堵站点,运维团队提前调度现场设备和人员。
- 服务多样化:一些省份引入了移动充电设备,如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部分高速路段还采取了优化管理措施,如武深高速仁新段以翁源服务区为试点,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充电桩调度管理;新博高速实施“潮汐式”共享服务区两侧充电桩,提高充电效率。
充电存在的挑战
- 高峰时段压力大: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服务区充电需求明显高于平时,充电桩容易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即使充电桩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仍可能无法满足集中充电需求。
- 充电桩故障:部分充电桩可能存在维护不及时、故障等情况,影响充电体验。虽然有智能运维等措施,但仍不能完全排除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 个体差异:不同电车品牌和车型的充电性能、兼容性有所不同,可能导致在某些充电桩上无法达到最佳充电效果,甚至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总体而言,现在电车开高速充电的便利性有了很大提升,但在高峰时段和一些特殊情况下,仍可能面临充电困难的问题。出行前提前了解高速沿线的充电设施分布和使用情况,合理规划行程和充电安排,有助于提高充电的顺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