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纯电车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参数介绍:
动力性能
- 电机功率:单位是kW,通常功率越强,车子的加速性能越强,最高车速也越高。
- 最大扭矩:单位是N?m,扭矩越大,汽车的加速、超车、爬坡能力越强,在急加速、越野脱困、拖挂重物等场景中更有优势。
- 百公里加速时间:指车辆从0km/h加速到100km/h所需的时间,数额越小,代表加速越快,能体现车辆在日常驾驶场景下的加速性能。
续航能力
- 电池容量:单位是kWh,是衡量电池存储能量的单位,电池容量越大,车辆的续航里程通常越远,可减少充电次数。
- 续航里程:常见的测试标准有CLTC(国内测试标准)、NEDC(欧洲测试标准)、EPA(美国测试标准)、WLTP(国际测试标准)等,其中CLTC约为实际续航打6折,NEDC约为7折,EPA和WLTP约为8-9折,购买时需注意区分。
- 百公里耗电量:以ET575度电池包版本为例,电池容量75度,官方百公里耗电量为16.9度,75/16.9=444公里,和官方标注的560公里续航有些差距,而实测该车百公里电耗基本在21度左右,那么实际的续航=75/21=357公里,可以大致判断出一台车的续航水平。
充电性能
- 充电时间:分为快充和慢充。快充时间是指车辆动力电池从30%的电量充到80%所需的时间,一般半小时左右完成较好;慢充时间是指车辆动力电池从20%的电量充到100%所需的时间。
- 充电功率: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如果经常长途出行或有快速充电需求,应选择支持高功率快充的车型。
电池相关
- 电池类型:主流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热稳定性良好、成本低,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低温性能较差;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表现好、输出功率高,但成本相对较高,寿命可能受一些因素干扰。
- 电池管理系统(BMS):如同电池的“智能管家”,肩负着保障电池安全、优化性能、延长寿命以及精准控制能量的重任,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实现电池的均衡充电和放电,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热等情况的发生。
车辆配置
- 安全气囊:包括前气囊、侧气囊、窗帘气囊等,数量越多、布局越合理,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员的保护越全面。
- 驱动方式:有前驱、后驱、四驱。前驱操控性好但上限低;后驱性能好但大马力下容易失控,对技术要求高;四驱安全性好,能满足越野需求,电车搭配双电机乃至多电机动力布局容易达成四驱。
- 轴距:是汽车前轮中心与后轮中心的距离,轴距越大,车内空间越大,舒适性越好,汽车行驶也越稳定。
- 底盘悬挂:独立悬挂优于非独立悬挂;前悬多连杆和双叉臂的性能优于麦弗逊和扭力梁;舒适性上空气悬挂优于电磁悬挂,运动性上电磁悬挂优于空气悬挂。底盘各部件铝合金含量越高越好,工程塑料部件越少越好。
- 智能配置:如L2级以上辅助驾驶系统、车机系统等。辅助驾驶系统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车机系统则影响使用体验,包括语音控制、导航、多媒体娱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