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奔驰造电车不行

2025-03-23 06:11:43  阅读 12 次 评论 0 条

奔驰在电动汽车领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技术方面

    • “油改电” 策略的局限:奔驰早期的一些电动车型采用了 “油改电” 的方式,例如 EQA、EQB 和 EQC 等车型,是基于燃油车架构平台改造而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快速推出电动车型,但在设计和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车辆的空间利用、续航能力、操控性能等方面难以达到纯电平台车型的水平。
    • 电池管理与供应链问题:奔驰在动力电池方面选择供应商竞标模式,没有像特斯拉那样采取自主研发路线,也没有像比亚迪那样拥有宁德时代这样的强大电池供应商。这使得其组装的电池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电池续航能力不佳,还引发了多次召回事件。
    • 电机研发与技术积累不足:奔驰在发动机制造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但在电机研发上相对薄弱。工程师对电机研发不够重视,且缺乏相关技术积累,新增电机部门还遭到发动机部门的反对,这影响了奔驰在电机技术上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电动车型的性能和可靠性。
    • 电控系统发展滞后:电控系统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不亚于电机和电池,然而电控系统的研发需要大量技术积累。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外,大多数车企的电控系统都不够完善,奔驰也面临电控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难以实现车辆整体软硬件的全方位系统性调节。

  2. 产品与市场方面

    • 定价策略失误:奔驰电动车型上市之初,定价往往维持了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价格过高。例如 2019 年 EQC 上市时,指导价远高于消费者预期,比燃油版的 GLC 贵出很多,这使得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即便后来进行了多次大幅度降价,销量也没有明显起色。
    • 配置与智能化不足:在配置层面,奔驰电车远不如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方面落后,而且还会出现后排座椅靠背太直等低级问题。此外,一些车型的功能还需要额外付费解锁,如旗舰电车 EQS 的后轮转向功能,这种做法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影响了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 市场竞争激烈: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特斯拉等新兴品牌以及一些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的崛起,它们在技术、产品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给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汽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奔驰电车在性价比、科技感等方面不占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

  3. 企业战略与态度方面

    • 对电动化转型决心不足:奔驰 2023 年全球销量中纯电车型占比仅 10.57%,对奔驰来说,电车在一定程度上如同鸡肋,放弃可惜,但又舍不得投入。其在电动化转型上的决心和投入力度不如一些竞争对手,导致电车业务发展缓慢。
    • 品牌形象与认知转变困难:奔驰在燃油车领域拥有深厚的品牌底蕴和良好的口碑,但在电动汽车时代,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变化。奔驰过去的品牌形象主要建立在燃油车的性能、豪华和品质上,在电动化领域,其品牌优势难以直接转化,需要重新塑造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形象和认知,这需要时间和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639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