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 日起,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实施,电车年审除了包含传统汽车的一些常规检查项目外,还增加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检查项目。具体如下:
- 常规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车辆号牌、车架号是否正确,车辆外观有无明显的损坏、改装、破损或缺陷,轮胎的型号、磨损程度、气压和胎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各种灯光指示(如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是否齐全且能正常工作。
- 安全装置检查:包括安全带、气囊等安全设备是否正常,刹车系统的制动力是否达标,刹车盘、刹车片的磨损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车辆的喇叭等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 底盘检查:查看悬挂系统、车架等部件是否有变形、松动、锈蚀等问题,检查底盘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渗漏油液、冷却液等情况。
- 新增必检项目
- 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使用最大直流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 60kW 的充电安全检验设备,给车辆持续充电 3 分钟以上,检测电池电量在 30%-90% 之间时,三元锂电池的最高温度需≤60℃,磷酸铁锂电池的最高温度需≤65℃,同时监测最高电压和电压极差等数值,确保电池充电过程安全,排除过热、过充电和电压不均衡等隐患。
- 电气安全检测:利用电气安全检验设备对车辆的充电接口以及车身进行漏电检验,包括充电插座绝缘电阻和电位均衡检验项目,防止因电位差导致的电流泄漏或电击风险,保障驾乘人员的用电安全。
- 其他选检项目: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 DC/DC 变换器温度等也被列为可选检验项目,通过对这些关键部件温度的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过热问题,确保驱动系统的稳定运行。
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除了上述必检项目外,还需额外进行动力蓄电池安全放电检验。车辆需在测功机滚筒上以 40km/h 左右的速度连续行驶 5 分钟,检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和电压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