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整体呈现降价趋势,但并非所有电车都会降价。
根据乘联会统计,2025 年 1 月 - 2 月共有 28 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有 20 款。前两月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的降价幅度平均达到 3 万元,降价幅度为 12.6%;新能源车新上市车型的降价幅度平均达到 3 万元,降价幅达到 13%。其中纯电动车型降价幅度最大,1 月 - 2 月纯电动车型新上市车型的平均降价 3.9 万元,降幅 17%。
电车降价主要有以下原因:
- 电池成本下降:电池是电车最贵的部分,占整车成本的 30%-50%。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产能的大幅提升,加上新型电池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如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 2022 年的 60 万 / 吨跌到 2025 年 3 月的 7.42 万 - 7.59 万元 / 吨,电池成本比 2023 年足足降低了 35% 以上,为电车降价提供了空间。
- 政策支持:虽然补贴政策早就退坡了,但国家在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减反增。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车消费的政策,如充电桩补贴、专用车位、过路费减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也使得车企有条件适当降低车价。
- 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电车生产中,市场竞争进入 “白热化” 阶段。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车企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尤其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传统车企纯电产品,不降价很难在市场中立足。同时,一些车企还通过金融免息、“一口价” 等方式促销,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竞争。
不过,也有部分电车可能不会降价,比如一些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品牌忠诚度高或市场定位小众的车型,可能会保持价格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价格以体现其品牌价值和产品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