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新能源电车通常具有自动断电功能,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自动断电:
- 充电完成时:新能源电车在充电时,当电池电量达到满载点,充电桩会自动切断电源。同时,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也会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当检测到电池充满后,会控制充电系统停止充电并断开电源,防止过充对电池造成损害。
- 出现故障时:当车辆的电气系统出现短路、过载等故障时,过载保护装置、短路保护器等会迅速切断电源,以避免设备损坏或引发危险。如果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等出现故障,也可能导致自动断电,以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 车辆过热时:通过热敏电阻和其他传感器监测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温度,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升高,超出安全范围,系统会及时断电,防止过热引发火灾等危险。
- 发生碰撞等事故时:在一些车辆中,当发生碰撞等事故时,为了避免高压系统漏电等风险,车辆的高压系统会自动断电,以保障驾乘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例如星纪元 ET 纯电在 31.9 米高空坠落试验后,ABC 柱整体完好,高压系统自动断电,电池包无起火、无爆炸、无冒烟。
- 符合特定标准要求时:根据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动车新国标标准修订版,用于物流或商业租赁的经营性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北斗模块,且电动车需要具备通信功能以及动态安全检测功能。对于电动自行车,当车速超过 25 公里,电机不应该提供动力输出,也就是要自动断电,以避免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
不过,如果充电桩或车辆的相关系统出现故障,自动断电功能可能会失效。此外,一些人为操作失误或极端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导致意外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