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座椅是有辐射的,但辐射量通常较小,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产生辐射的原因
电车的辐射主要来源于高压电池包、电机系统和车载电子设备。高压电池包储存的电能在高速充放电时会产生电场;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切割磁力线,产生强烈的电磁场;而控制系统、娱乐设备等也会因各种电路板和信号传输产生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会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从而可能影响到车内包括座椅在内的各个位置。
辐射水平的检测
有测试显示,在未启动暖风的情况下,电车副驾驶位置的辐射量约为 0.1-0.2µT,主驾驶室的辐射量约为 0.22µT,后排座椅的辐射量则为 0.03µT 左右。当开启暖风时,辐射会显著提升,测试仪可能显示超标,暖风的强度越大,辐射水平随之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超标,是指超过了仪器设定的某个参考值,并不一定意味着超过了国家标准。
相关安全标准
我国对电动车电磁辐射有明确规定,GB/T 18387-2017《电动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方法》中规定,车内电磁场强度不应超过 20μT。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公众暴露限值为 100μT。只要电车的辐射水平在这些标准范围内,通常就被认为是安全的。
车企的应对措施
为了降低电磁辐射对乘客的影响,车企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赛力斯汽车成立了专门的 EMR 团队,通过高压部件和线缆全屏蔽设计、辐射源隔离、天线位置远离座椅等措施,严格执行多轮的 EMR 测试,以确保车辆的电磁辐射符合标准。一些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在电磁屏蔽上投入较大,会在电池舱、电机周围以及座椅下方等位置进行精细化设计和铺设电磁屏蔽材料,从而有效降低车内的辐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