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奔驰纯电车不好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产品竞争力不足
- 技术优势不明显:部分车型被认为是 “油改电”,例如奔驰 EQC 在结构上是电动版的 GLC,奔驰 EQE 也被吐槽很多地方像 “油改电”。而且其纯电技术相比一些新势力品牌不够领先,在车机系统、智驾系统等方面,同价位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更有优势。
- 续航里程有短板:如奔驰 EQC 最高续航里程仅为 415km,远低于竞争对手。即便奔驰 EQE 提供 717km 和 752km 两种续航里程可选,但作为 400V 平台的车型,充电速度较慢,这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车辆设计有争议:奔驰 EQE 外观设计较为 “另类”,车身圆润肥厚,缺乏运动感和档次感,且没有三叉星徽标大立标,同时也不具备燃油版奔驰 E 级的商务属性,后排空间及舒适性也比不上燃油版 E 级。
- 配置与价格不匹配:奔驰 EQE 入门配置不丰富,像柏林之音等豪华配置需额外付费,增加了购车成本。而且其优惠后价格与二手保值率都不理想,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不高。
- 品牌战略调整
- 研发投入变化:奔驰暂停研发大型豪华电动汽车平台,调整电动化目标,将 2025 年实现 50% 电动汽车的目标变为 2030 年实现,这让消费者对其电车的信心不足。
- 产品线调整:有消息称奔驰内部放弃了 EQ 系列,砍掉了 19 款车型,并计划在 2024 年年底让这些车型退出历史舞台,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奔驰纯电车时有所顾虑。
- 市场竞争激烈
- 新势力品牌冲击: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发展迅猛,在智能化、性价比等方面具有优势,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造成挤压。
- 自主品牌崛起:华为赋能的问界、享界、智界等品牌以及其他自主品牌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奔驰纯电车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
- 消费者认知改变
- 对 “油改电” 接受度低:国内消费者普遍对高价 “油改电” 车型接受度不高,奔驰 EQ 系列被认为是 “油改电” 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受到影响。
- 消费观念变化: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更加注重车辆的科技配置、性价比等因素,奔驰纯电车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