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燃油车在某些方面比不过电车,主要原因如下:
- 政策因素
- 排放标准限制:2026 年即将实施的国七排放标准,要求燃油车颗粒物排放限值降低至国六的 1/10,并新增实际道路排放监测(RDE)。据行业测算,现款燃油车中至少有 40% 无法达标,这使得车企不得不以 “清仓价” 甩卖库存,消费者对燃油车的信心也会受到影响。
- 补贴政策差异:新能源车在 2025 年仍享受一定的政策补贴,如购置税减免等,以旧换新补贴最高可达万元,而燃油车则没有这些优惠,购车成本相对较高。
- 使用成本
- 能耗成本:电动车每度电可行驶 8-10 公里,成本仅 0.1-0.2 元 /km,以年均 2 万公里计算,电动车年电费仅 4000 元。而燃油车每升油行驶 12-15 公里,成本 0.6-0.8 元 /km,年油费需 1.2 万元以上,是电动车的 3 倍左右。
- 保养成本:新能源汽车机械结构简单,无机油、变速箱等复杂部件,保养周期长、费用低,每年可节省数千元。
- 技术发展
- 动力性能:新能源车依赖电机驱动,扭矩响应毫秒级,0-100km/h 加速普遍优于同级燃油车。例如,比亚迪汉 EV 双电机版 3.9 秒破百,而燃油版需 6.3 秒。
- 智能配置:新能源车智能化程度普遍较高,搭载先进的智能座舱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如全场景语音交互、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能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便利性。多数燃油车在这方面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按键操作和基础的导航功能阶段。
- 环保因素:新能源车行驶阶段零排放,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虽然电池生产环节存在一定碳排放,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以及电池回收体系的完善,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将逐渐降低。相比之下,燃油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对环境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