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电车行人模式主要有以下用途:
- 保障行人安全:
- 提醒行人注意车辆: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求电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发出提示音,如中国的 GB/T 37153《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规定,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辆起步且车速低于 20km/h 时,应能向车外人员发出适当的提示性声响。这能让行人,尤其是视力不佳、听力受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人,及时察觉到车辆靠近,避免碰撞事故。
- 自动应对潜在危险:电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不断发展,2025 款极氪 001 能利用感知系统,在遇到可能出现 “鬼探头” 行人的路段时,根据风险预测进行变道或减速;2025 款小鹏 G9 的图灵 AI 智驾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行人等障碍物,并根据路况自动调整车速,甚至在路口实现自动转弯,降低了撞到行人的风险。
- 提升出行体验:对于一些特殊的电车应用场景,如在景区、园区内的电动游览车采用行人模式,能够以较慢的速度行驶,让乘客更悠闲地欣赏周边景色,同时也不会对行人造成安全威胁。此外,在狭窄街道或行人较多的区域,司机可以开启行人模式,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缓慢,减少对行人的惊扰,营造和谐的出行环境。
- 优化交通管理:在城市交通中,当电车处于行人模式时,其行驶速度相对稳定且较低,这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交通流量。例如,在学校、医院等对交通安全要求较高的区域,规定电车采用行人模式行驶,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特殊区域的交通秩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