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开电车晕车是有可能的,这并非个别人的主观感受,而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主要原因如下:
- 动力输出特性:电车的电机动力输出迅速且突兀,起步时能瞬间输出最大扭矩,加速性能强劲,如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百公里加速仅需 3.3 秒。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依靠发动机和变速箱,动力输出是逐级提升的,加速曲线更像 “阶梯”,有顿挫感但能给人反应时间。电车这种类似 “火箭发射” 式的加速,容易刺激内耳前庭系统,引发晕车。
- 能量回收机制:大多数电车在刹车时有动能回收系统,目的是省电节能。但很多车型的动能回收系统介入较为突兀,车内乘客会感觉到明显的拖拽感,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拽住,这种感觉类似升降电梯突然升降带来的不适。而且,动能回收力度可调节,不同力度切换时可能产生顿挫感,频繁的加减速和顿挫会让乘客身体难以适应,增加晕车风险。
- 行驶体验差异:电车引擎运行时声响轻巧,震动也更小,车辆行驶非常安静和平稳。乘客难以通过声音和震动来预判车辆的起步、加速,也没有白噪音来分散注意力。眼睛看到的车内环境相对静止,但身体却能感受到车辆的运动,这就导致大脑和身体的平衡系统产生冲突,进而引发晕车。
- 车内环境因素:车内空气不流通、有异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使人感到不适,增加晕车的可能性。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乘客在车内可能更多地被电子设备吸引,分散了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也容易诱发晕车。
不过,晕车情况也因车而异,一些电车通过技术优化,如比亚迪秦 PLUS DM-i 的动能回收系统较为柔和,腾势 D9 有云辇 - C 系统和 ICCT 舒适控制技术,能把电门和动能回收调节得很细腻,可有效降低晕车概率。同时,个人的身体状态、驾驶习惯等也会对是否晕车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