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在武汉开电车是比较方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充电设施数量增加且布局优化:
- 据《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 - 2025 年)》,到 2025 年,新城区建设改造充电桩的数量将达到 1.1 万个,基本建成农村充电设施保障网络,实现公共充电站 “乡镇全覆盖”。目前武汉乡村已建成约 6000 个充电桩,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区域、旅游景点、物流园区等区域,不断促进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精细布局充电设施,完善农村充电设施网点建设。
- 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 31.5 万个、集中式充换电站 1866 座(其中换电站 108 座),加氢站 9 座。武汉还将建设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8 万个。并且充换电站的车桩比已达 1.4 比 1,车桩比位列全国前五,建设规模已居全国前十。
- 2025 年将实现 “中心城区 2 公里找到桩、远城区 5 公里充上电、乡镇全覆盖” 的目标。
- 充电设施智能化与便捷化程度提高:武汉市正在打造全市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 “江城充”。车主能够通过 “一码通扫” 便捷地找到所有的充换电设施,无需在多个 APP 之间切换,大大节省了寻找充电桩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车主在该平台上的充电记录还将计入碳减排积分,获得补贴奖励,这也是全国首创的新能源车充电的碳普惠场景。
- 政策支持与优化:
- 武汉交警推出便利措施,如春节期间放开长江大桥、江汉桥 “单双号” 限行,放宽微型、轻型新能源货车(绿牌)在城区道路内通行等,方便新能源车辆出行。
- 湖北省级层面也有政策支持,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湖北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强化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与国土空间、电力、交通等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进全省城际充电网、都市圈充电网、城市充电网、农村充电网融合发展,适应不同区域、领域、场景充电需求。
-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本身技术不断进步,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续航里程越来越长,智驾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也越来越优惠,使得电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经济性都有所提高。
当然,可能还存在一些局部区域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特殊时段充电排队等问题,但总体而言,2025 年在武汉开电车的便利性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未来还有进一步优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