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要有电车技术工作

2025-03-28 10:10:36  阅读 11 次 评论 0 条

2025 年电车技术工作的存在有以下多方面原因:

  • 市场需求增长

    • 销量持续上升:2025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 1510 万辆,比前几年增长 30%。中国市场表现更为突出,内需加上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在 1650 万辆左右,同比增速约 30%,内需有望达到 1500 万辆,渗透率将超过 50%,达到 55% 左右。市场的快速扩张需要大量专业的电车技术人员来支持研发、生产、售后等各个环节。

  • 技术创新推动

    • 电池技术突破:如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使增程车纯电续航超 400km 且具备 4C 充电能力;“神行电池 PLUS” 实现 1000 公里以上续航,10 分钟能充 600 公里;还有半固体电池等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发、测试和优化。
    • 智能驾驶升级:单颗算力 2000TOPS 的 Thor 芯片装车,可支持智驾和智能座舱融合;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芯片上车,性能和 AI 性能大幅提升,且推动 “舱驾一体”;多模态大模型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能力突破等,这些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大量电车技术工作者参与。
    • 底盘技术发展:越来越多高端车配备全主动底盘 + 四电机,如电动防倾杆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四电机带来的动力提升和新玩法开发,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

  • 行业发展需求

    • 产业升级转型:汽车行业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 “新四化” 趋势发展。电车技术工作对于推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至关重要,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 人才缺口较大:根据工信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 2025 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 120 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有 103 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电车技术工作岗位大量存在,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政策支持引导

    • 环保政策推动: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脱碳。电动汽车被视为实现脱碳目标的关键力量,政策的支持促使企业加大在电车技术领域的投入,从而创造了更多的技术工作岗位。
    • 产业政策扶持: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促进电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电车技术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45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