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存在起火的风险,但不能简单地说 2025 年混动电车就容易起火。
起火风险因素
- 油路系统问题:混动车型拥有油路系统,一旦油路损坏,可能导致燃油泄漏。若燃油泄漏到发动机、排气管等高温区域,就极易被点燃,从而引发自燃。
- 电路系统问题:混动车的电路系统较为复杂,短路是引发起火的重要原因之一。短路可能由多种情况导致,如导线绝缘层老化、磨损或意外破裂,使得内部导线暴露,容易引发短路;车辆涉水后,如果电池包密封失效,水进入电池包也会造成短路;另外,用户自行改装电路时的不当操作,也会增加短路风险,进而引发火灾。
- 电池系统问题:混动车的电池在受到物理损伤,如交通事故中的碰撞、挤压,导致电池外壳破裂、电池隔膜撕裂时,会引发内部短路。此外,电池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或者车主频繁过充过放,会加速电池老化,降低电池性能,增加热失控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起火。
安全改进措施
- 车企层面:各汽车厂商为应对自燃风险作出了许多预防措施,例如对电池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高温、振动等极端测试,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智能热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散热策略,以保持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像方程豹 5 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计保障安全,其电池包底部抗冲击标准高,前部有多重防护结构,DMO 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在电机、电池温度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 行业层面:国家也在不断推出相应的标准和规定,如规定所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引发的起火,中间间隔时间至少达到五分钟,以确保人员安全逃生。并且,当前电池从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热失控后 “不起火、不爆炸”,相关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新车上。
从数据来看,美国汽车保险推荐网站 AutoinsuranceEZ 根据政府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美国,混动车型起火率为纯电车的 140 倍,每 10 万辆混合动力汽车中,起火事故数高达 3474 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混动电车的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如果车主能够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检查,遵循正确的使用规范,不自行改装车辆等,2025 年的混动电车起火的可能性可以得到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