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昆山电车充电是比较方便的,原因如下:
- 充电桩数量规划充足:截至 2024 年 6 月底,昆山全市公用、专用充电桩数量达 3408 个,个人自用桩达 40,515 个,全市新能源车桩比约 1.61:1。昆山市计划到 2025 年,全市充电桩总规模不少于 9 万个,车桩比不低于 1.2:1,充电桩数量将大幅增加,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 充电服务圈逐步完善:昆山市致力于打造 “市内十分钟充电圈”,市区 5 分钟可达、昆山市 10 分钟可达的充电服务圈已初见雏形。昆山市坚持系统规划、科学布局,构建了 “示范站 — 快速站 — 目的地补电站 — 便民服务站” 四级充电体系,并建立了 “7×24 小时” 的服务响应体系,广泛开展场站巡检、设备维护、安全培训等运营保障服务。
- 充电平台建设良好:昆山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昆能充”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接入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 122 个。通过 “鹿路通” APP 扫码充电,可为消费者提供 0.3 元 / 千瓦时的充电补贴,并且 “鹿路通” APP 作为昆山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总入口,服务覆盖昆山市 183 个充电场站 2013 个充电桩。结合 “鹿路通融合支付平台” 系统和 “碳积分” 体系,有效整合 “牡丹停” 智慧停车,努力构建实现全市停车、充电、支付一张网,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停车、充电 “一键直达” 的便捷绿色出行体验。
- 充电场站布局广泛:昆山市根据城市规划、公交场站及大型停车场情况等,持续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均衡、使用更高效。例如,张浦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力量,对全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需求进行摸排,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安装进度,目前共有 12 处充电点位,91 台充电桩,覆盖周边多个城市要素。此外,像南星渎绿能 e 站这样的大型充电场站,也在不断扩建和优化,其整站充电能力提升,可满足更多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还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场站运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