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部分电车是可以自己停车的,这主要得益于自动泊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 技术层面:
-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电车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实时获取车辆与周边障碍物、停车位的距离和位置信息,为自动泊车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 算法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车辆能够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车辆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停车场景图像和数据,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包括垂直、水平、斜列车位等,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出最佳的泊车路径。
- 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技术:高精度地图能够提供停车场的详细信息,如车位布局、通道位置等。结合定位技术,车辆可以精确确定自己在停车场内的位置,从而更加准确地规划泊车路线,提高停车的准确性和效率。
- 车企层面:众多车企大力投入智能驾驶技术研发,自动泊车已成为很多电车的重要卖点。如 2025 年 2 月初,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旗下车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具备自动泊车、代客泊车等功能。极氪也在 3 月 18 日的发布会上宣布,满血版 “车位到车位” 功能将于 2025 年 4 月开始推送,覆盖多种复杂驾驶场景,车辆还能够自动寻找充电车位,并由机器人完成充电枪的操作,充电完成后,会自动寻找空余的非充电车位。
- 政策层面: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标准,规范自动泊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加强安全监管,为自动泊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推动其在电车领域的广泛应用。
不过,尽管自动泊车技术在 2025 年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并非所有电车都具备这一功能,一些低端或老款车型可能没有配备。同时,自动泊车技术在某些复杂场景下,如极端天气、停车场标识不清或存在大量障碍物时,仍可能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完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