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新品布局已逐步清晰,目前已明确的新车包括小米 SU7 Ultra和 ** 小米 YU7(御 7)** 两款车型,分别覆盖高性能轿车和中大型 SUV 市场。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小米 SU7 Ultra:性能旗舰的极致进化
1. 定位与发布时间
- 定位:小米 SU7 系列的旗舰车型,主打赛道性能与豪华配置,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路特斯 EMEYA 等高端纯电车型。
- 发布时间: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4 月 23 日上海车展将首次公开亮相。
2. 核心配置与技术亮点
- 动力与性能:
- 搭载三电机系统(前 1×V6s 电机 + 后 2×V8s 电机),综合最大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刷新量产电动车性能纪录。
- 配备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支持 5.2C 高倍率充电,10%-80% 电量仅需 10.9 分钟,CLTC 续航 630 公里。
- 赛道化设计:
- 外观采用碳纤维车身套件(24K 金碳纤维车标、固定式尾翼、主动扩散器),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
- 标配 21 英寸倍耐力 P ZERO 5 轮胎、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及 Akebono 六活塞卡钳,100-0km/h 制动距离仅 30.8 米。
- 智能驾驶:
- 搭载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城市 NOA、记忆泊车等功能,终身免费使用权价值 2.6 万元。
- 硬件配置包括 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及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
3. 价格与权益
- 标准版:52.99 万元,限时赠送价值 9 万元权益(碳纤维部件、车漆选装、五年基础保养等)。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需完成纽北圈速挑战后上市),全球限量 2000 台,附赠专属赛道权益。
二、小米 YU7(御 7):首款 SUV 的市场突围
1. 定位与发布时间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主打长续航与家庭用户市场,对标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
- 发布时间: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上海车展确认缺席。
2. 核心配置与技术亮点
- 设计与空间:
- 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悬浮式尾翼及 21 英寸轮毂,风阻系数 0.23Cd。
- 内饰提供红白双拼配色,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56 英寸 HUD 及碳纤维方向盘,副驾支持零重力座椅模式。
- 动力与续航:
- 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0-100km/h 加速 3.5 秒,最高车速 253km/h;单电机后驱版功率 235kW,续航 820km(CLTC)。
-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96.3kWh/101.7kWh),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10 分钟续航增加 300km。
- 智能生态:
- 标配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含高速领航、自动泊车),可选装高阶智驾包(城市 NOA)。
- 深度整合米家生态,支持手机无线充电、语音控制家电等功能。
3. 价格与市场策略
- 预售价:预计 23 万元起,高配版或突破 30 万元,主打 “性价比 + 智能化” 组合拳。
- 产能规划:北京二期工厂年内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重点支持 YU7 量产。
三、小米汽车 2025 年战略布局
1. 产能与交付目标
- 全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覆盖 SU7、SU7 Ultra 及 YU7 三款车型。
- 北京亦庄工厂双班生产,年产能突破 40 万辆,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 30%。
2. 技术研发方向
- 充电技术:申请 “车辆充电方法” 专利,通过动态调整充电策略提升效率。
- 电池创新: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计划 2026 年搭载于旗舰车型。
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高端市场: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碾压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49 万元),但需验证品牌溢价能力。
- 主流市场:YU7 需与特斯拉 Model Y(26 万元起)、比亚迪唐 EV(28 万元起)争夺份额,智能化体验成关键差异化。
四、用户关注热点答疑
- SU7 Ultra 的实际交付情况如何?
截至 2025 年 4 月,SU7 Ultra 锁单量已超 1.9 万台,3 月销量 29244 辆,位列纯电动车销量第五。
- YU7 是否支持换电?
目前未公布换电方案,小米暂未布局换电网络,聚焦超充与家用桩。
- 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如何?
提供 “五年或 10 万公里” 整车质保、“八年或 16 万公里” 电池保修,并推出专属赛道服务(如纽北限量版用户可参与赛道日活动)。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以SU7 Ultra和YU7双线出击,前者以极致性能冲击高端市场,后者以高性价比 SUV 填补产品线空白。随着产能提升与技术迭代,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交付目标,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Ultra 适合追求性能与豪华的用户,而 YU7 则更适合家庭用户或注重续航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