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在 2025 年推出的首款高性能电动跑车 ——SU7 Ultra,已于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焦点。这款车型不仅刷新了行业性能标杆,更以 “年轻人的第一台超跑” 为定位,展现了小米从手机跨界汽车的技术实力。以下是关于 SU7 Ultra 的核心信息与市场动态:
一、性能参数:重新定义电动跑车标准
- 动力系统
搭载小米自研的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双 V8s 后电机 + V6s 前电机),综合输出功率达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0-200km/h 加速 5.96 秒,最高时速突破350km/h。这一数据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成为全球加速最快的四门量产车之一。
- 赛道表现:已刷新纽北、上海国际赛车场等多大赛道的 “最速四门量产车” 圈速记录,其中上海赛道圈速(2'09''944)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电池与续航
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93.7kWh),CLTC 续航里程630km,支持5.2C 超快充技术,10%-80% 电量补充仅需 11 分钟。电池采用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可保障连续两圈纽北赛道驾驶不过热。
- 底盘与操控
- 纽北赛道专属调校:双腔空气弹簧 + 倍适登 EVO T1 绞牙避震(10 段调节),碳陶瓷制动盘(前盘 430mm)+Akebono 六活塞卡钳,100km/h-0 制动距离仅 30.8 米,连续 10 次制动无衰减。
- 轻量化设计:全车 17 处碳纤维组件(总面积 3.74m²),车顶采用 1.7m² 碳纤维材质,整车减重 57kg,风阻系数优化至 0.195。
二、智能化与生态融合
- 智能座舱
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运行 Xiaomi HyperOS 系统,支持 3 种模拟声浪与赛道大师 App(实时圈速分析、驾驶数据可视化)。AR 导航、语音助手与小米生态互联(如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衔接,打造 “移动智能空间”。
- 智能驾驶辅助
配备激光雷达与高阶智驾系统,支持自适应调节 AI 算法,可应对复杂路况。针对高性能特性,小米还推出专属驾培课程,帮助用户安全驾驭并逐步解锁车辆极限性能。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定位
- 预售与交付
预售价81.49 万元,预售开启仅 10 分钟即收获超 3680 台订单,首日订单突破 6900 台。计划 2025 年 3 月正式交付,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支付 1 万元意向金锁定优先排产资格。
- 竞争与挑战
小米 SU7 Ultra 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特斯拉 Model S 等百万级车型,雷军明确表示年销目标为 1 万辆。然而,该细分市场中保时捷 Taycan 和特斯拉 Model S 年销量均未突破 6000 台,小米需克服品牌溢价、补能网络建设等挑战。
- 年轻用户吸引力
提供主动尾翼、轮毂、拉花等丰富选装方案,并通过 “小米生态 + 高性价比” 策略吸引科技极客与赛道爱好者。例如,对比竞品极氪 001 FR 的 130 万欧元售价,SU7 Ultra 的定价更具竞争力。
四、小米汽车的 2025 年布局
- 产能与工厂
北京二期工厂已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7 月投产,年产能将翻倍至 30 万辆以上,为 SU7 系列及后续车型(如中型 SUV YU7)的交付提供保障。
- 产品线扩展
- SU7 系列:除 Ultra 版本外,标准版 SU7 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2025 年目标冲刺 35 万辆。
- YU7 中型 SUV:定位 30-40 万元市场,预计 6-7 月上市,提供单电机(续航 820km)和双电机(691 马力)版本,采用轿跑 SUV 设计,配备环形投影屏与激光雷达。
- MX11 纯电 SUV:搭载双电机与后轮转向系统,售价高于 SU7 约 3-5 万元,计划 2025 年发布。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小米 SU7 Ultra 的上市标志着科技公司正式接管汽车智能化话语权,推动行业从 “制造竞赛” 转向 “生态战争”。其技术参数与赛道表现已具备国际竞争力,若能在品牌认可度和服务网络上实现突破,或将为国产高端电动车开辟新路径。
未来,小米可能进一步扩展细分市场,例如传闻中的对标 Model Y 的纯电 SUV(开发参考法拉利 SUV 对开门方案)或增程式混动车型,但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计划。建议持续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动态及上海车展(4 月 23 日)的 SU7 Ultra 实车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