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自 2021 年 9 月 1 日正式注册成立,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其发展历程已跨越 3 年 7 个月。这一阶段可分为三个关键时期:
一、战略布局与技术积累(2021-2023 年)
小米汽车在成立初期便展现出全产业链布局的决心。2021 年 11 月,小米与北京经开区签订协议,投资建设年产能 30 万辆的整车工厂。至 2022 年底,研发团队规模已突破 1000 人,并完成自动驾驶技术的首轮 33 亿元投入。这一时期的技术储备尤为关键,例如:
- 专利申请:截至 2023 年 6 月,小米汽车已申请超 700 项汽车相关专利,涵盖自动驾驶、电池管理等核心领域。
- 供应链整合: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达成合作,确保动力电池供应。
- 自动驾驶技术:组建 500 人团队,自研 L4 级技术,并通过收购深动科技强化感知算法能力。
二、产品落地与市场突破(2024 年)
2024 年是小米汽车的量产元年,核心事件包括:
- 工厂投产:3 月 19 日,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揭幕,4 月 3 日首批 SU7 交付,比原计划提前 12 天。
- 产品发布:3 月 28 日,小米 SU7 正式上市,搭载 800V 碳化硅平台,CLTC 续航达 800 公里,售价 21.59 万元起。
- 市场表现: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SU7 锁单量达 88,063 台;至 12 月,累计交付超 20 万辆,覆盖中国 65 城 235 家门店。
- 技术迭代:10 月推出 SU7 Ultra 量产版,搭载激光雷达和 Orin-X 芯片,支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售价 52.99 万元起。
三、2025 年的新阶段
进入 2025 年,小米汽车已从产品导入期转向规模扩张期:
- 产能提升: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将使总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 / 年。
- 车型拓展:第三款车型 YU7(增程 SUV)计划于 2025 年发布,进一步覆盖家庭用户市场。
- 技术突破:3 月申请 “车辆充电方法” 专利,通过优化充电协议提升补能效率。
- 全球化布局:尽管目前未明确海外计划,但小米集团在 2024 年财报中提及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将成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
数据对比:小米汽车的发展速度
指标 | 小米汽车(2021-2025) | 行业平均水平(参考特斯拉) |
---|---|---|
从成立到首款车交付 | 2 年 7 个月 | 约 3 年(Model S) |
年研发投入 | 2024 年 240 亿元 | 特斯拉 2023 年约 300 亿元 |
首款车交付量(首年) | 超 20 万辆(2024) | Model 3 首年约 10 万辆(2017) |
专利申请速度 | 年均 200 + 项 | 特斯拉年均约 150 项 |
这一数据表明,小米汽车通过高效资源整合(如复用手机供应链)和快速迭代(SU7 上市 9 个月即推出 Ultra 版本),实现了传统车企难以企及的发展效率。
总结
2025 年的小米汽车,正处于技术输出与市场渗透的关键阶段。其 3 年 7 个月的发展历程,既延续了小米 “高性价比 + 生态联动” 的传统优势,又在智能驾驶、制造工艺等领域展现出突破创新。未来,随着产能释放和车型矩阵完善,小米汽车有望在 2025 年冲击 30 万辆年销量目标,进一步改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