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的核心地址布局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生产与销售网络。以下是关键信息的详细梳理:
一、生产基地:北京经开区双工厂协同
- 一期工厂(已投产)
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 21 号院,这是小米汽车的首个自建工厂,于 2024 年正式投产。该工厂承担了首款车型 SU7 的量产任务,设计年产能为 15 万辆,但通过生产流程优化,实际产能已显著提升。其具体位置在亦庄新城马驹桥智造基地,四至范围为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
- 二期工厂(即将投产)
二期工厂位于一期工厂东侧的通州马驹桥镇,由小米旗下景曦科技承建。该项目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中旬竣工,最快 7 月启动量产。二期工厂新增占地面积 52 公顷,整体规模扩大至约 105 公顷,将进一步提升小米汽车的产能,满足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
二、总部与研发中心:北京核心地位稳固
- 总部注册地址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地址仍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 15 号院 5 号楼 8 层 816 室,登记机关为北京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始人雷军担任执行董事兼经理,刘德为监事。
- 研发与测试布局
尽管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上海研发中心的具体进展,但小米汽车的研发重心仍集中在北京。2024 年研发投入已超 300 亿元,涵盖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北京工厂周边可能配套有研发和测试设施。
三、销售与交付网络:全国化扩展
- 区域交付中心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已在全国 58 个城市设立 200 家门店,并计划将总数扩展至 2 万家。例如,福州闽侯县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福州青口店)和厦门交付中心已投入运营,为用户提供线下体验与交付服务。
- 重点市场布局
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的新工厂规划占地约 2000 亩,毗邻小鹏、路特斯等车企,预计 2026 年投产,目标是辐射华中市场。这一 “南北双基地” 战略将进一步优化产能分布。
四、未来规划:产能与市场双轮驱动
- 产能目标
北京二期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的年产能将大幅提升,支撑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武汉工厂则为 2026 年百万辆产销目标奠定基础。
- 产品矩阵
除已交付的 SU7 系列外,2025 年计划推出 SU7 Ultra 和 SUV 车型 YU7。YU7 预计 8 月上市,将由北京二期工厂负责生产,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核心地址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包括一期和二期生产基地,以及总部注册地址。全国销售网络已扩展至福州、厦门等城市,武汉工厂的建设则为未来产能扩张埋下伏笔。若需获取最新地址信息,建议访问小米汽车官方网站(www.xiaomiev.com)或通过官方客服渠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