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 2025 年 4 月,关于小米汽车在张家港的具体布局尚未有公开的权威信息。从现有资料来看,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仍集中在北京,而张家港的相关动态更多聚焦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销售层面。以下是基于当前信息的综合分析:
一、北京工厂主导产能,张家港工厂尚未明确
- 北京工厂建设进展
小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完成规划验收,原计划 6 月竣工,预计 7-8 月正式投产。该工厂投产后,小米汽车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主要生产 SU7 系列及即将上市的 SUV 车型 YU7。
- SU7 市场表现: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单月销量达 29,244 辆,一季度累计销量 75,869 辆,位居中大型车销量榜首。
- YU7 车型规划:作为小米首款中型 SUV,YU7 已完成工信部申报,预计 6-7 月上市,定位高端电动 SUV,售价 30-40 万元,将成为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的重要支撑。
- 张家港工厂信息缺失
目前公开的搜索结果中,未提及张家港有小米汽车工厂的建设或投产计划。尽管张家港在 2021 年曾被传闻为小米汽车潜在选址之一,但截至 2025 年 4 月,官方信息(如政府公告、企业声明)均未确认这一布局。
- 地方政策支持:张家港市财政局自 2023 年起推出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购车红包 1,416.3 万元,带动销售额 7.6 亿元,但该政策面向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并非针对小米汽车的专项扶持。
二、供应链与技术研发布局
- 供应链合作伙伴
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旗下襄阳弗迪(磷酸铁锂电池)、汇川技术(电机)等。张家港本地企业如江苏奇珑吉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销售,未涉及生产环节。
- 区域产业协同:张家港市作为全国供应链创新示范城市,在汽车进出口、零部件配套等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尚未有证据显示本地企业直接参与小米汽车生产。
- 研发中心分布
小米汽车的研发重心集中在德国慕尼黑(欧洲研发中心)和北京,主要聚焦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张家港暂无研发中心或与高校合作的相关报道。
三、未来可能性与行业动态
- 新工厂选址传闻
有行业分析指出,小米汽车可能在 2025 年一季度确定新工厂选址,额定产能至少 30 万辆,扩展产能可达 60 万辆,以支撑多车型战略。若张家港最终入选,其产能规划可能与北京工厂形成互补。
-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小米汽车面临比亚迪、吉利等品牌的挑战。SU7 虽在销量上表现强劲,但需警惕自燃事件等舆论风险。未来,小米可能通过本地化生产(如张家港)降低成本,同时拓展长三角市场。
四、总结与建议
- 信息缺口:当前关于张家港小米汽车工厂的具体信息仍不明确,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 关注重点:
- 北京工厂产能爬坡进度及 YU7 上市后的市场表现。
- 张家港是否出台针对小米汽车的专项政策或合作计划。
- 小米汽车新工厂选址的官方披露。
- 行动建议:若需获取实时动态,可关注小米汽车官方网站、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官网或行业权威媒体(如第一电动网、汽车之家)的后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