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米汽车离地间隙

2025-04-19 17:43:14  阅读 27 次 评论 0 条

小米汽车离地间隙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2025 年小米汽车的两款核心车型 ——SU7 系列(轿车)和YU7(中大型 SUV)的离地间隙数据已通过官方参数及第三方评测逐步明确。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小米 SU7 系列:轿车的运动与实用平衡


1. 标准版 / Pro 版:基础配置的城市通勤取向


  • 静态离地间隙:120 毫米(满载状态)。
  • 设计特点:未配备空气悬架,采用传统螺旋弹簧 + CDC(连续阻尼控制)减震器,底盘高度固定。
  • 适用场景:适合城市铺装路面,兼顾低风阻(风阻系数 0.195Cd)和操控稳定性,但通过性较弱,需避免深坑、陡坡等复杂路况。

2. Max 版 / Ultra 版:性能与适应性的升级


  • 标准状态:134 毫米(空气悬架默认高度)。
  • 动态调节范围

    • 最低:124 毫米(降低重心,提升高速稳定性)。
    • 最高:164 毫米(应对轻度非铺装路面,如碎石路、坑洼路段)。

  • 技术亮点

    • 空气悬架:支持手动 / 自动调节,可根据车速、路况(如检测到坑洼)自动升降。
    • 智能预瞄功能:通过前置摄像头识别路面起伏,提前调整悬架高度。

  • 实测表现:在连续减速带或起伏路面上,悬架响应迅速,车身姿态控制优于同级别轿车。

3. Ultra 版的赛道化调整


  • 原型车:为纽北赛道设计的原型车离地间隙低至 80 毫米,配合前铲、尾翼等空气动力学套件,可产生 2145kg 下压力。
  • 量产版:因法规限制,前铲、尾翼尺寸缩减,离地间隙与 Max 版一致(134 毫米),但保留赛道模式下的主动悬架调节功能。

二、小米 YU7:中大型 SUV 的通过性突破


1. 核心参数


  • 最小离地间隙:210 毫米(空载状态)。
  • 车身结构: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接近角 / 离去角未公布,但通过性优于 SU7 系列。
  • 配置差异

    • 单电机后驱版:离地间隙与双电机四驱版一致,但未配备空气悬架,依赖传统弹簧 + 减震器。
    • 双电机四驱版:可选装空气悬架,调节范围未明确,但预计与 SU7 Max 版相近。


2. 实际表现


  • 城市场景:210 毫米的离地间隙可轻松应对路肩、减速带等障碍物,无需频繁绕行。
  • 轻度越野:智能四驱系统 + 多模式驾驶(雪地、泥地等),配合高扁平比轮胎(推测为 255/50 R20 或类似规格),可通过碎石路、浅坑等非铺装路面。
  • 对比竞品:相比特斯拉 Model Y(162 毫米)、蔚来 ES6(172 毫米),YU7 的通过性优势明显,更接近传统硬派 SUV(如坦克 300 的 224 毫米)。

三、技术解析与用户建议


1. 空气悬架的实际价值


  • 提升续航: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身可减少风阻,例如 SU7 Max 版在 120km/h 时速下降低 10 毫米,续航可提升约 5%。
  • 延长电池寿命:通过性提升可减少电池包托底风险,尤其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
  • 成本考量:空气悬架仅在 Max 版及以上车型提供,选装费用约 3 万元,需根据使用场景权衡。

2. 用户场景匹配


  • 日常通勤:SU7 标准版 / Pro 版足够,120 毫米离地间隙可满足 90% 以上城市路况。
  • 长途旅行:YU7 的 210 毫米离地间隙 + 大电池(101.7kWh,续航 820km)更适合,尤其在西部山区或乡村道路。
  • 性能玩家:SU7 Ultra 版的赛道模式 + 空气悬架,可兼顾纽北圈速(6 分 46 秒)与日常使用。

四、数据对比与行业参考


车型级别离地间隙(毫米)悬架类型风阻系数续航(CLTC)
小米 SU7 Max中大型轿车134(可调节)空气悬架 + CDC0.195750km
小米 YU7 四驱中大型 SUV210(固定)传统弹簧 + CDC0.23820km
特斯拉 Model S中大型轿车138(可调节)空气悬架0.20715km
蔚来 ET7中大型轿车126(可调节)空气悬架0.208700km
理想 L9大型 SUV180(可调节)空气悬架0.291315km

五、总结与建议


  • 轿车用户:若注重操控与续航,SU7 Max 版的空气悬架是性价比之选;若预算有限,标准版 / Pro 版的 120 毫米离地间隙也能满足日常需求。
  • SUV 用户:YU7 的 210 毫米离地间隙在同级中罕见,适合多路况家庭用户,尤其推荐北方或常走非铺装路面的车主。
  • 性能爱好者:SU7 Ultra 版的赛道基因 + 空气悬架调节,可体验 “陆地飞行器” 的驾驶乐趣,但需注意量产版与原型车的设计差异。

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渠道或第三方评测,以获取更详细的车型对比及实测数据。

小米汽车离地间隙

本文地址:http://www.lmsyx.cn/post/798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