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以高性能纯电车型 SU7 系列为核心,同步推出首款中大型 SUV YU7,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整合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以下是其核心产品、技术亮点及市场表现的全面解析:
一、旗舰车型: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作为小米汽车的性能标杆,SU7 Ultra 在 2025 年 2 月正式上市,定位纯电性能轿跑,售价 52.99 万元起(标准版),纽北限量版达 81.49 万元。其核心参数与技术亮点如下:
1. 性能与动力
- 三电机四驱系统:搭载前 V6s 电机(288kW)+ 后双 V8s 电机(850kW),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1.98 秒,极速超 350km/h,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2 分 09 秒 944)。
- 电池与续航: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93.7kWh),CLTC 续航 630km,支持5.2C 超快充(11 分钟补能 10%-80%)。
- 轻量化设计:量产版车身覆盖 17 处碳纤维部件,整备质量 2360kg,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
2. 智能驾驶与底盘技术
- 智驾系统:双 NVIDIA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 激光雷达,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覆盖高速 NOA、城市 NOA、自动泊车等功能,AEB 紧急制动可在 70km/h 下刹停。
- 魔毯智能底盘:集成 12 组电磁减震器、动态扭矩矢量控制电机及毫米波雷达 + 摄像头融合感知,响应速度达2000 次 / 秒,支持 AI 预判路况(如湿滑路面、连续弯道),并通过 OTA 升级解锁新功能(如赛道模式自定义调校)。
3. 市场表现
- 销量数据:2025 年 3 月交付首车,当月订单突破 1.9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 1 万辆目标;3 月全系销量 29,244 台,占小米汽车总销量 100%,累计销量 75,869 台,位列中大型车销量榜首。
- 用户群体:50% 以上用户来自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女性用户占比约 20%,柯洁等知名人士成为首批车主。
二、新车型: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
作为小米首款 SUV,YU7 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大五座轿跑 SUV,售价预计 23 万元起,与特斯拉 Model Y、小鹏 G7 等竞争。
1. 核心参数
- 尺寸与设计:长宽高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采用轿跑风格设计,提供激光雷达版与入门版两种配置。
- 动力与续航:
- 后驱版:单电机(235kW)+ 磷酸铁锂电池(96.3kWh),CLTC 续航 820km,极速 240km/h。
- 四驱版:双电机(220kW+288kW)+ 三元锂电池(101.7kWh),综合功率 508kW,零百加速 3.2 秒,续航 760km。
- 智能配置:标配高通骁龙 8295 芯片、Xiaomi HyperOS 系统,支持车家互联及 L2 级辅助驾驶。
2. 技术亮点
- 四电机预研技术:未来或搭载四电机驱动系统,实现原地掉头、“太空步” 泊车等功能,综合功率达 2054PS。
- 全主动悬架:140mm 升降行程,响应速度为传统空气弹簧的 100 倍,支持车辆 “原地起跳”。
三、技术布局与生态整合
1. 三电系统
- 电池供应商:SU7 Ultra 及 YU7 高性能版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标准版及部分车型使用比亚迪弗迪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小米自主完成电池封装(PACK)。
- 电机技术:SU7 Ultra 搭载自研 V8s 电机(峰值功率 870kW),YU7 采用联合汽车电子及汇川技术的驱动电机。
2. 智能生态
- 澎湃 OS 车机系统:基于小米生态,支持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联动,例如导航自动激活 “回家模式”,语音控制调节跟车距离。
- 充电网络:与蔚来、小鹏、理想合作共建充电补能网络,提升用户补能效率。
3. 政策应对
针对工信部 2025 年 4 月加强智能驾驶监管的政策,小米调整宣传策略,禁用 “自动驾驶” 等敏感词汇,强化用户手册中的责任条款,并优化驾驶员状态监测技术(如方向盘扭矩传感器)。
四、市场竞争与战略
1. 竞争对手
- 高端市场:特斯拉 Model S Plaid、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SU7 Ultra 对标其性能)。
- 主流市场:智界 S7(华为 ADS 2.0)、极氪 001(猎装轿跑设计)、小鹏 G7(5C 超充)。
- 价格策略:SU7 Ultra 以 50 万级定价切入 BBA 用户群体,YU7 以 25 万级性价比争夺中产家庭市场。
2. 全球布局
- 欧洲市场:SU7 Ultra 于 2025 年 3 月在欧洲亮相,吸引高端用户关注,未来计划拓展东南亚及北美市场。
- 产能规划:小米工厂二期投产,2025 年目标交付 30 万辆,其中 SU7 系列占比约 70%,YU7 占比 30%。
五、用户反馈与行业影响
1. 口碑与评价
- 优势:性能强劲(零百加速 1.98 秒)、智能生态联动便捷、赛道表现突出(纽北最速四门电车)。
- 改进点:部分用户反馈后排空间局促、车机系统偶发卡顿,小米承诺通过 OTA 升级优化。
2. 行业影响
- 技术标杆: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魔毯底盘推动行业性能与智能化升级,倒逼竞品加速技术迭代。
- 市场格局:小米凭借高性价比和生态优势,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达 7.56 万辆,完成年度目标 21.61%,挤压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市场份额。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以高性能 SU7 Ultra和中大型 SUV YU7为核心,依托三电技术、智能底盘及生态整合,在新能源市场中快速崛起。其技术突破(如 1.98 秒加速、魔毯底盘)和精准定价策略,不仅重塑了行业性能标杆,也为用户提供了智能化与性价比兼具的出行选择。随着产能提升和全球布局深化,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冲击 30 万辆交付目标,进一步改写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