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小米汽车的人力资源(HR)策略与动态呈现出快速扩张、技术驱动、高强度管理的特点,以下从招聘、政策、文化及员工反馈等方面综合分析:
一、招聘动态:岗位覆盖广,校招与社招双线发力
- 社招岗位多元化
小米汽车 2025 年社招需求集中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同时销售、交付、服务等后端岗位也在快速扩张。例如:
- 技术岗:智能座舱性能优化工程师(25-45k・15 薪)、大模型部署优化算法工程师(25-40k・14 薪)等,要求 5 年以上经验,部分岗位需硕士学历。
- 销交服岗:零售店长(2.1-4 万 / 月)、交付预约专员(10k+)等,侧重汽车行业经验和团队管理能力。
- HR 相关岗位:车销服 HRBP(15-30k・15 薪),需推动业务战略落地,负责组织诊断和解决方案实施。
- 校园招聘规模扩大
2025 届春季校招覆盖全国 53 个城市,岗位包括零售顾问、交付运营、服务技术专员等,要求 2025 年毕业的海内外学生。网申截止日期为 5 月底,流程包括测评、面试等,薪资范围 6-20k,提供五险一金、补充医疗等福利。投递渠道包括小米集团校园招聘官网、内推等,部分岗位可通过邮件(hr-campus@xiaomi.com)咨询。
二、HR 政策:高福利与高强度并存
- 薪资与福利
- 技术岗薪资:普通工程师年薪 30-50 万,资深岗加股票可达百万;算法岗月薪 3.5 万 +,部分岗位提供首年补贴。
- 蓝领待遇:底薪约 4000 元,通过加班(平时 1.5 倍、周末 2 倍)实现月薪过万,六险一金按全额基数 12% 缴纳,远超行业标准。
- 隐性福利:免费加班餐、带薪病假、季度福利活动,员工购车折扣、购房优惠等。
- 工作强度与管理
- 研发端:智能驾驶团队实行 “996 + 项目冲刺”,城市 NOA 功能开发期间曾连续 60 天无休;车间要求 “上六休一”,日均 12 小时工作。
- 争议点:厕所时间被催促、夜班强制扣除半小时吃饭时间等引发员工不满,但允许提前完成工作后自由安排剩余时间。
三、组织架构与高管调整
- HR 部门职能
小米汽车 HR 部门分为招聘、培训、薪酬、员工关系等模块,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需深度参与业务部门战略落地,例如车销服 HRBP 需推动组织优化和政策实施。
- 高管动态
2025 年小米汽车管理层调整频繁,HR 相关高管信息较少公开。已知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分管智能制造部,黄振宇兼任供应链部和质量部总经理,均直接向雷军汇报。智能座舱与 App 部总经理刘黎负责用户体验优化,可能涉及 HR 在技术人才保留方面的策略。
四、企业文化:技术导向与效率优先
- 文化核心理念
小米汽车延续集团 “技术为本、性价比至上” 的基因,强调 “卷死合资品牌” 的竞争意识。雷军提出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HR 需配合吸引跨领域人才(如 AI、物联网)。
- 员工评价
- 正面反馈:技术成长空间大,股权激励和行业影响力吸引人才;免费三餐、宿舍等福利提升归属感。
- 负面声音:工作节奏快,部分岗位 “时薪不如送外卖”;管理风格偏向军事化,员工幸福感待提升。
五、联系渠道与建议
- 官方渠道
- 校招:登录小米集团校园招聘官网(https://hr.xiaomi.com/campus),搜索 “汽车销交服” 投递简历,或发送邮件至 hr-campus@xiaomi.com 咨询。
- 社招:通过猎聘、BOSS 直聘等平台搜索 “小米汽车” 相关岗位,部分岗位可直接联系招聘专员(如张女士、马先生等)。
- 求职建议
- 技术岗:需深耕智能驾驶、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积累项目经验;关注小米汽车官网技术博客,了解研发方向。
- 销交服岗:突出汽车行业经验或销售业绩,熟悉小米生态产品者优先。
- 注意事项:面试可能涉及多轮技术或行为面,需准备案例展示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经验。
六、行业背景与未来趋势
小米汽车 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较 2024 年(13.5 万辆)翻倍,产能压力倒逼 HR 加速招聘和组织优化。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新车型(如 SU7 Ultra、YU7)上市,HR 需应对大规模生产和渠道扩张带来的人力需求,同时平衡员工稳定性与效率。未来,小米可能进一步强化AI 人才争夺和全球化团队建设,以支撑其 “技术出海” 战略。
总结
2025 年小米汽车 HR 的核心任务是支撑业务快速扩张,通过高薪吸引技术人才,同时以高强度管理保障效率。尽管福利优厚,但工作压力较大,适合追求高成长、抗压能力强的求职者。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招聘信息,并结合自身职业规划评估适配性。
